黑龍江省寶清縣地處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區,連續十五年獲得產糧大縣獎勵,先後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資格,素有「一個寶清縣,半個北大荒」的美譽。縣域耕地面積759.15萬畝,糧食麵積為634.59萬畝,2022年糧食年產量突破50億斤。
近年來,寶清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基礎優勢,加速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轉變。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為抓手,在培育新產業、強化新科技、推進新模式、賦能新探索上下功夫,守住了「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社會穩定不出問題」三條底線。
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保障區域糧食安全
堅持「藏糧於技」,加快實施水毀工程修復、小型水庫維修養護、蛤蟆通河治理等一系列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項目,持續提升防洪灌溉能力,夯實農業產能基礎。堅持良種良法結合、良機良田配套,集成推廣標準化技術模式面積630萬畝。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全力推進七星泡鎮、夾信子鎮、龍頭鎮高標準農田建設3年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59.74萬畝。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精準補貼,積極引進先進設施農業、大豆產業等專用農業機械,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以上。
做強特色農業產業 探索融合發展模式
寶清縣大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依託「寶清大豆」「寶清玉米」生產優勢,以規模化種植基地為基礎,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開展大豆、玉米產業化發展,建成富硒大豆及富硒玉米優勢產業帶,打造了中國大豆及玉米優勢特色產業示範區,保障了寶清縣大豆、玉米等糧食產業發展的龍頭地位,目前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寒地黑土農業現代化引領區和北方富硒食品之都。寶清縣注重農耕文明、田園風光、村落建築、鄉村生活等鄉土元素保護,強化經營鄉愁、經營文化理念,建立了12個村落文化博物館,豐富鄉村休閒旅遊的內涵和人文體驗,讓寶清鄉村挖掘多元收入的同時,成為新的都市後花園、休閒度假區、網紅打卡地。2019年,寶清縣入選第二批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2022年,寶清成功入選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
推廣經營新模式 助力農業增效農戶增收
寶清縣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目前省級以上龍頭企業14家,省級以上示範合作社7家,省級家庭農場2家,入社農戶比重達到58%,土地流轉面積412萬畝,佔比66%,服務規模經營佔比82%,處於全省領先水平,獲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逐步落實農業訂單面積15萬畝,農產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採用全託管和半託管形式,全縣累計託管土地45.81萬畝,提高了農業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也降低了農業勞動強度。
培育全產業鏈條 走好精深加工之路
堅持把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柱產業,依託縣域「萬里潤達」工業園區優勢,探索推進精製蘇氨酸、賴氨酸、玉米肽等玉米深加工適配衍生項目,做足「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文章。全力培育畜禽養殖加工龍頭企業,落實優惠補貼政策,推進山東益生集團200萬頭生豬繁育養殖加工屠宰一體化項目,構建現代養殖體系,以「頭雁效應」做優做活現代畜牧業。力爭通過創建,打造一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形成種養加銷一體化的全鏈條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提高農業科技含量 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
完善寶清農業科技推廣平台建設,提高農民接受和運用農業科技的能力。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效率。依託中國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重點解決我國北方水稻生產中出現的稻瘟病、品質、冷害、倒伏等重大、共性的產業問題,取得國內外同行認同的水稻重大科研成果,提升我國北方水稻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的支撐作用,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完善農業科技推廣平台建設,提高農民接受和運用農業科技的能力。
發展數字農業建設 帶動經濟穩質提速
寶清縣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整合寶清地區農業環境、農業資源,打造四大智慧農業雲平台,平台利用AI+「星、空、氣、視、地」五位一體技術,實現了對三農數據的智能化採集、智慧化分析和應用,平台結合寶清縣特色,開發了智慧種植、智慧人居、智慧文旅等6大智慧腦和4項智能之眼,已初步建設完成5個的智能監測站,可實現多種智能數字監測,計劃今年在全縣鋪設50個監測點,為寶清縣農業農村築牢發展底座,助力農業農村全面振興。
昔日傳統農業大縣正在向現代化農業強縣轉變,今後寶清縣將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樣板,全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的全面振興。(記者 張曉磊 通訊員 商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