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便民服務大廳、紅色戶外課堂、便民幸福驛站、運動領地……日前,福建泉州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的「黨建+」鄰里中心經過一番改造提升後,變身多功能「服務中心」,令人眼前一亮,成了群眾爭相「打卡」的好去處。
走在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區「黨建+」鄰里中心的健康步道上,只見步道兩旁挺立着綠植,枝繁葉茂,形成一條天然的綠色通道。健康步道同海水為鄰,與紅樹林相伴。群眾可以漫步其中,聆聽海風,享受一天愜意的時光……
「以前這條路都是土路,下雨後還泥濘不堪,大家都不愛走這邊。現在道路不僅修建得平整,周邊的環境變好了,還為大家提供了閒暇休息場所,我們都覺得很滿意。」萬安街道萬福社區居民吳碧燕說道。
據悉,橋南社區作為 「黨建+」鄰里中心試點社區之一,萬安街道積極推動社區及周邊各類資源共享共融,將城市基層黨建同補短板、惠民生更好地相結合,不斷將城市基層黨建引向深入,推動城市黨建工作深度融合。
「為共同推動社區『黨建+』社區鄰里中心載體建設,織密黨聯繫服務群眾『連心網』,在區委組織部的指導下,街道黨工委創新工作理念,找准工作載體,採用『強化中心,多點佈局』的『黨建+』鄰里中心建設思路,不僅在原有群眾性文體活動平台基礎上籌建騎行步道,還在橋南社區增設2個健身路徑、3個籃球場等戶外體育場所。同時添置戶外廣場LED大屏幕,每晚7:30定期為群眾播放紅色電影等,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萬安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康向陽說道。
此外,為全力服務好社區居民,打造「幸福橋南·鄰里有愛」的和諧氛圍,萬安街道積極打造多功能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整合橋南社區服務站、老黨員之家、青少年教育活動中心等資源,建設集「服務、學習、工作、交流」為一體的開放式、多功能黨群服務活動中心。
「『力』字要先橫折鈎,最後再撇,順序不能亂……」還未跨進中心大門,就聽見志願者認真教導的聲音。原來是橋南社區根據群眾需求開辦的「四點半課堂」開始了。萬安街道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劉若明介紹道:「我們『四點半課堂』已經持續半年多了,針對課後延時服務對象的不同,我們在原有的三家教育機構基礎上,還新引進了一家幼兒托育機構,每天下午四點半至六點開展課後延時服務,周六日開展興趣班活動,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
截至目前,橋南社區舉辦的「四點半課堂」為社區近600名兒童提供相關的教育、托育服務;依託中心開展孝心講堂等活動及培訓20餘場次,豐富了社區群眾的文化體育生活。同時,社區引進禾康智慧養老項目,在社區老人活動中心打造四星級日間照料中心,為轄區50餘名60歲以上老人提供公益性用餐、健身娛樂、康復理療等服務;每月及時為655名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組織開展多場書法、健康太極、針灸理療等活動,防騙專題講座和諮詢指導等,解決老年人共同關注的問題,服務老年群體身心健康,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近鄰黨建一家親,社會治理心連心。自「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工作推進以來,洛江區堅持及早謀劃、及時部署,將健康小屋、政務服務平台、文體設施、幼托幼教等資源及時對接社區鄰里中心建設工作,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中心以及各級職能部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服務陣地功能統一歸集融合到鄰里中心,實現社區全覆蓋。同時,聚焦鄰里陌生化、需求多元化等問題,開放24小時政務服務平台、健康小屋、清風茶室、「青育」鄰里課堂等公共場所,培育6個不同類型的小區鄰里中心分站點,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
下階段,洛江區將堅持把強化服務職能作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組織設置,完善服務功能,改進服務方式,豐富服務載體,以精準高效服務群眾為着力點,將服務力量向基層社區、廣大群眾傾斜,形成縱橫交錯、條塊結合的服務網絡,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凝聚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形成社會治理「最大公約數」。(鄭成文 陳家英)
頂圖:「黨建+」鄰里中心「四點半課堂」志願者認真教導(陳家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