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中华大地

羅兵咸永道:中國區域性銀行資產規模佔比達到26.4%

2022-10-25
来源:香港商報網

    羅兵咸永道25日發布《區域性銀行破局之路——2022中國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區域性銀行在中國銀行業體系中已佔據重要地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守住甚至佔領了更多的市場份額,在中國銀行業的資產規模佔比有所提升,截至2021年末佔比達到26.4%。不過,當前區域性銀行在盈利能力、資產質量等方面仍面臨嚴峻的挑戰。

    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均值呈下降趨勢

    為客觀、真實、綜合地反映中國區域性銀行整體的發展情況,羅兵咸永道思略特首創「中國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簡稱「高質量發展指數」)。羅兵咸永道思略特中國金融行業合伙人楊樺表示:「我們編制的高質量發展指數能夠以指數形式直觀、具象地展現當前區域性銀行的發展特點和趨勢,分析驗證區域性銀行分化加劇已成客觀事實。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局,區域性銀行必須重新思考戰略方向和發展路徑,通過業務模式轉型和數碼化轉型構建核心競爭力。」

    報告顯示,中國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均值下行,強弱分化顯著。2014年至2021年期間,區域性銀行高質量發展指數均值呈下降趨勢,均值從0.354(2014年)下降至0.263(2021年)。87%的樣本銀行2021年的高質量發展指數數值低於2014年水平,僅13%的銀行能夠穿越周期實現逆勢上升。

    資產規模增速放緩,據統計,2021年僅60%的樣本銀行資產規模能夠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國內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區域性銀行與地方經濟保持同頻共振,各梯隊樣本銀行均呈現出增長乏力的狀態。

    此外,資產質量下滑問題突出,優質資產獲取能力亟需提升。2021年,有19%的樣本銀行不良貸款率超過2%,該比例較2014年上升了9個百分點。整體上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第一梯隊區域性銀行的資產質量優勢仍存但較過去有所收窄。

    另外,利率市場化的演進對各類區域性銀行都造成明顯衝擊,區域性銀行的淨息差收窄,淨資產收益率下降。據統計,93%的樣本銀行淨息差呈現收窄趨勢,2014-2021年,樣本銀行整體淨息差水平從3%左右下降至2%,其中第三梯隊中小區域性銀行的淨息差下降最為明顯。

    四類有代表性的區域性銀行

    報告結合全部樣本銀行八年的高質量發展指數表現及排名變化特點,篩選出四類有代表性的銀行,分別為「持續領先型」、「穩步上升型」、「高開低走型」以及「低位徘徊型」,總結領先銀行的成功經驗及表現相對落後的銀行的發展教訓。

    羅兵咸永道提出「SMART」五大領域作為破局點,建議區域性銀行構建「規劃設計+體系落地+實施保障」三位一體的轉型模式,助力區域性銀行實現卓越銀行的高質量發展。

    基於對「持續領先型」及「穩步上升型」銀行的深入研究,羅兵咸永道提出成為卓越區域性銀行的四大領域成功要素:擁有清晰、穩定的戰略主線、戰略執行力和戰略定力;經營特徵鮮明,在特定客戶、產品或服務上形成優勢;勇於變革、組織敏捷,以效率和體驗構築護城河;高管任職時間較長或繼往開來、戰略思路有延續性,且具備良好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

    羅兵咸永道思略特中國金融行業主管合伙人張挺表示:「區域性銀行應拋棄原先以外在規模為重的理念,轉而注重內涵價值,成為高質量、有特色、可持續的穿越周期的『卓越銀行』,並摸索出一條區別於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差異化發展路徑。」

    轉型並非易事,羅兵咸永道建議區域性銀行構建「規劃設計+體系落地+實施保障」三位一體的轉型模式。首先以全行一致的戰略目標與策略方案,引領轉型方向;而後,制定實施路線圖、引入目標與關鍵成果法(OKR)考核機制以及試點承接的方式,以點帶面形成轉型體系;同時,建立「結果管理辦公室(RMO)」的長效工作機制,以結果為導向進行過程管理、質量把控與專業支持,持續優化轉型落地實施。在頂層推動、全行貫徹下,轉型將會從紙面上的方案落地為業務模式、業績成果與工作方式的實質轉變。(記者 黃裕勇)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