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用地面積26501.04平方米、建築面積131720平方米的超大型殘障者公共服務設施——深圳市創新創業無障礙服務中心落戶深圳龍華觀瀾高新技術產業園。該中心將建設成為一個服務功能多元、單體建築規模較大的殘障人士綜合服務平台,建成後將重構以特殊人力資源開發為重點的就業服務鏈,促進殘障者就業創業。該項目目前正處於施工圖設計和基坑施工階段。
深圳市創新創業無障礙服務中心位於翠幽路以北、瀾安路以南,建築高度為89.7米,地上20層、地下2層,是一棟山形建築,項目名為「療愈之山」,由四個獨立底座向上合併成一棟塔樓,層層退台結構上升,並延續西側的公園景觀。
據介紹,該項目主要使用人群是殘障人士,為助力實現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弱有眾扶」的目標,奮力打造民生幸福標杆,項目無障礙設計充分考慮殘障人士群體特點,通過BIM模型進行方案比對分析,模擬輪椅及視障人士各區域的通行情況,優化室內外人流動線和交通組織。經整體優化,在首層場地設計了聯通東南西北出入口的「陽光十字」,並利用騎樓形式形成無障礙風雨連廊,留出2.5米寬、坡度小於3%且附帶輪椅充電區的通行空間,處處體現對殘障人士的關懷。為提高建築安全性,針對殘障人士的行動特點,項目通過BIM進行多場景疏散模擬分析,優化各層建築平面和垂直交通組織,使整體疏散時長縮減15.7%,遠低於標準規定的疏散時間,安全性能得到大幅優化。此外,項目設計了很多屋頂花園與自然景觀,並與現有的自然環境保持視覺上及生態上的延續,希望通無障礙設計、可持續設計、康復花園設計,體現對殘障人士的關愛和療愈。
深圳市創新創業無障礙服務中心以BIM+裝配式助力智慧建造。該項目結構設計內容複雜,技術含量高,轉換較多,自重大,由於裝配式外牆構件需要掛接在主體結構上,因此複雜的主體結構對裝備設計提出不小挑戰。為此項目通過正向設計手段,實現構件大樣正向出圖,並利用BIM可視化進行施工模擬分析,驗證裝配式構件立面安裝可行性,實現了信息的可視化傳遞。此外,項目通過BIM+樁基施工模擬助力工程提質增效。
項目還通過應用相關BIM技術,踐行智慧建造的數碼化及信息化理念,通過項目技術積累,基本打通了建築設計與BIM技術的壁壘,找到了一條由傳統模式走向BIM信息化設計模式的道路,建築設計進一步貼近了當下的時代背景,即通過設計條件、信息模型、模擬數據互相印證,利用信息化、參數化、可視化的方式快速迭代優化項目成果。(記者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