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哈爾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發佈第67號公告。公告指出,2022年8月27日,哈市道裏區發現1例本土新冠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為快速精準有效處置當前疫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等規定,根據專家研判意見,市指揮部決定對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等7區(以下簡稱7區)實施疫情防控臨時管控措施。現就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嚴格管理7區人員流動
1.區內人員非必要不出7區,確需出7區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龍江健康碼」綠碼通行。
2.應急、防疫、通勤、重要公務、民生保障等相關人員和車輛出入7區不受限制,但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憑「龍江健康碼」綠碼通行。確需外出就醫的人員和車輛不受出入限制。
3.倡導全市廣大市民非必要不離哈,確需離哈的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龍江健康碼」綠碼出行。
二、嚴格7區核酸檢測
1. 8月28日至8月30日,區內全部人員(包括外來人員)須連續三天參加區域核酸檢測、每天一次,確保應檢盡檢、不落一人。
2.請參加核酸檢測人員按照社區(村)組織安排,分時段有序前往指定採樣點進行核酸檢測,並自覺服從現場管理,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間距,不插隊、不交談、不聚集。
3.對未按規定時限要求參加區域核酸檢測的人員「龍江健康碼」賦黃碼,出現陽性病例且造成嚴重後果的將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三、嚴格管理交通出行
各類公共交通工具要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公交車、網約車、出租車無需測溫)和消毒、通風、限流等措施,司乘人員要嚴格做好個人防護,車內乘客不得超過額定載客量的50%。
四、嚴控7區聚集性活動
1.舉辦大型會議、活動、論壇、展銷促銷等人員聚集性活動,須嚴格履行審批程序,並要嚴格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瞬時接納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
2.實行紅事白事簡辦,活動舉辦方要簡化程序,減少聚集時間,嚴格執行報審制度,嚴格控制參加人員數量,最多不得超過100人。凡參加人員須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龍江健康碼」綠碼出席活動。
3.商場超市、賓館飯店、景區景點、農集貿市場、「九小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和空間相對密閉場所嚴格落實限量、錯峰要求,對所有進入人員嚴格執行「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瞬時接納顧客人數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
4.暫停區內各類商業演出活動;暫停區內中小學、托幼機構及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線下教學;暫停夜市經營。
五、嚴格管理7區重點機構
1.福利機構、養老機構、精神衛生機構實行封閉管理,禁止人員進出。養老機構暫停接收新入住老年人,停止探視活動。
2.公安司法行政監所實行全封閉管理,暫停直接接觸的家屬探視。
3.各級各類行政企事業單位實行「兩點一線」、錯峰上下班,並要全面落實核酸檢測篩查、日常通風消毒、員工每日健康監測等措施,發現從業人員出現異常症狀的,要督促其及時到就近的發熱門診排查。
4.各類零售藥店對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藥物的人員,要進行實名登記並將信息推送轄區街道(社區)管理,及時督促用藥者開展核酸檢測。
六、嚴格社區(村)管理
1.高風險區實行 「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須經社區(村)協調安排,實行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2.中風險區實行「人不出區、錯峰取物」。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人員,由社區(村)出具證明並做好審核登記。
3.低風險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倡導區域內人員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跨區域流動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憑「龍江健康碼」綠碼出行。
4.所有從外地市抵(返)哈人員,抵返前需提前2天向所在屬地社區(村) 和單位報備,抵哈後第一時間向所在屬地社區(村)和單位(或所住賓館)報告,並按要求分類落實各項管控措施。
七、嚴格落實「四方責任」
1.各類經營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要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壓緊壓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的「四方責任」,落實落細「掃碼、測溫、戴口罩」、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員工健康監測、日常通風消毒等各類防控措施。
2.凡未按規定有針對性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方責任」未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場所、單位和個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當前,哈市疫情形勢嚴峻複雜,請廣大市民群眾務必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時刻做好個人防護,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用公筷等良好生活習慣,大力倡導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積極響應市指揮部號召,自覺遵守各項防疫規定,為在最短時間內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
本公告自發佈之日起施行,並將視疫情發展情況適時調整。(記者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