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首屆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上,「全國文化中心建設2021年度十件大事」揭曉,其中,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在國家體育場盛大舉行,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北大紅樓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覺醒年代》《長津湖》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精彩呈現,北京文化產業新業態迸發新活力,「書香京城」建設推動全民閱讀深入人心等大事件與東城區的文化發展成果息息相關。
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即北京大學紅樓
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中
履行光榮使命
去年,在「偉大征程」紀念中國共產黨100周年文藝演出服務保障工作中,東城區切實履行市委賦予的光榮使命,做好核心區政治環境佈置工作,營造了隆重熱烈、奮發進取的濃厚氛圍。在全面推進永定門公園集結點建設及運行保障工作中,東城構建「教科書」式流程體系,中央、市、區有關單位三批次8161名觀眾在此平穩有序集結疏散,充分展示了全區「四個服務」水平,廣獲好評。
有着400餘年歷史的顏料會館
北大紅樓成為
首都紅色新地標
2021年,北大紅樓重新亮相,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東城區是黨的革命事業重要發祥地之一,五四運動在這裏點燃烽火,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構築了東城區豐厚的紅色底蘊。
去年,體現東城區特色的「紅色主題」紀念館——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館址即北大紅樓)對公眾開放,瞬時引來許多觀眾「打卡」,成為首都紅色新地標。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東城區依託北大二院舊址(原北大數學系樓)、《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重點打造「偉大開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組織專題展」「《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掀起了全民參觀的熱潮。
多年來,東城區積極發揮區域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優勢,連續開展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東城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尋訪活動」,組織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群體,實地打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發愛黨愛國熱情。
《覺醒年代》「出圈」
引發東城「打卡」熱潮
2021年,包括《覺醒年代》在內的一批慶祝建黨百年題材的文藝作品走紅「出圈」,該劇中的很多情節都發生在位於東城區箭杆胡同20號的《新青年》編輯部舊址。
去年,東城區依託域內豐富的革命活動舊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資源,重磅推出《薪火傳承——東城區黨史遊學地圖》,重點打造了「覺醒年代」「光輝足跡」「歷史記憶」「文人志士」「日新月異」五條黨史遊學推薦線路,涵蓋北大紅樓、原北大數學系樓、中國美術館、中國海關博物館等24處革命活動舊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運用新穎方式讓黨員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汲取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是東城區黨史遊學地圖中「覺醒年代」線路的起點,隨着《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專題展的開放,展覽原景重現了《覺醒年代》中的部分陳列,引發新時代青年的打卡熱潮。
前不久,東城聚焦紅色文化,以「故宮以東」品牌聯手中青旅推出「覺醒年代」青春騎行線路,聯手完美世界推出「書·局」實景沉浸式文化體驗項目等,將紅色文化融入城市遊覽,「圈粉」年輕一代。
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
講好「中軸故事」
以中軸線申遺為抓手,老城保護復興全面推進:太廟、社稷壇等文物騰退,推進皇史宬、曹雪芹故居開放利用,完成鐘鼓樓保護修繕和北大紅樓周邊綜合整治……東城區穩步推進中軸線上重點項目建設,以「中軸攬勝 文潤東城」為主題,組織策劃開展「中軸線上」系列文化活動,生動講好「中軸故事」,推動中軸線申遺保護駛入「快車道」。以中軸線申遺為契機,先後完成社稷壇、太廟、皇史宬等一批重點文物騰退,推動城市水系、歷史建築和傳統四合院民居整體保護,守住老城文脈、肌理、底色和氣質。
推動文化產業
新業態迸發新活力
2019年,7.5萬平方米的隆福寺項目一期蝶變亮相,成為一個融合了城市書房、美術館、藝術街區、共享辦公等的全新文創生態空間。
近年來,東城區致力於文化與產業共融,推動故宮—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三地資源聯動,實現「文化與人、城市空間、產業經濟」融合共生發展,將這片區域打造成為老城的文化新名片。
東城區還立足「一主三副」文化產業格局,持續打通文化鏈與價值鏈的聯接,以科技賦能、以金融加速,培育「文化+」新模式新業態,努力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去年,東城區文化產業累計實現收入1436.3億元,同比增長11.9%,文化產業收入規模和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書香味濃彰顯
東城文化底蘊
東城區還持續推動「書香東城」建設,每年舉辦數百場讀書交流活動,每逢「4·23世界讀書日」期間,東城區都會通過親子交流、論壇講座、評書薦書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構建起有溫度的閱讀生態。今年,東城區還推出了「國潮風尚」「書映百年」「國風靜巷」「雅集流韻」「老城文華」五條「書香之城」探訪打卡路線,深受讀者歡迎。(記者 張宇)
頂圖:鐘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