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工信部發佈2022年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簡稱「雙跨」平台)清單,港股上市企業百度公司(代碼:9888)旗下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百度智能雲開物」首次申報即入選「國家隊」,在新增企業中位居首位。
「開物」由百度智能雲於2021年推出,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與汽車、電子、能源電力、裝備製造、鋼鐵、化工、水務等超過22個行業的300多家標杆企業建立合作,為超過18萬家工業企業提供服務,在貴陽、重慶、桐鄉、蘇州、廣州、寧波等16個區域深度落地。
我國「十四五」兩化融合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業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向製造業各領域加速滲透,製造業數碼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台普及率達45%。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建設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型平台。
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負責人沈抖表示,工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百度以集團之力推動開物參選「雙跨」平台,就是要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創新。雙跨平台作為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國家隊」,意味着開物要有更大的擔當,承擔更大的責任。開物要持續深耕中國工業,攻克關鍵技術難關,為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新動能。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魯春叢表示,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已從研產供銷服轉向綜合集成與系統創新,形成平台化設計、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碼化管理等六大典型應用模式。百度開物工業互聯網平台以「AI+工業互聯網」為特色,通過打造「雲智一體」智能化基礎設施,實現了助力企業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創新發展。
百度智能雲開物入選「工信部發佈2022年新增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清單
智能雲開物四大優勢入選,百度持續壓強研發投入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日益成為「數實融合」的關鍵支撐,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着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必須建立和擁有自己的工業平台和標準。
核心技術自主研發、構建完整的工業AI PaaS平台、平台開放和下沉運營、建設新型職業人才培養模式是百度智能雲開物入選的四大優勢。
百度是為數不多擁有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VR/AR等全棧技術的領先AI公司。在算力方面,百度自主研發的雲端通用晶片崑崙。算法方面,飛槳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深度學習框架,相當於AI時代的作業系統。基於「崑崙+飛槳」自研軟硬件,百度智能雲開物實現核心技術全棧自主可控。
這背後離不開百度持續壓強式的研發投入,以及領先的技術專利積累。公開數據顯示,在研發投入方面,2021年,百度核心研發費用221億元,佔百度核心收入比例達23%,研發投入強度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在技術專利方面,截至2022年4月,百度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申請超過2.2萬件,其中,中國專利申請量超過1.6萬件,AI專利申請量、授予量均連續4年蟬聯國內榜首。截至2022年3月底,百度自動駕駛中國專利申請量位居中國第一;其中高級別自動駕駛全球專利族數1000餘項,排名全球第一。2020年、2021年全球知名調研機構Guidehouse連續將Apollo列為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四大「領導者」之一,是領導者陣營唯一的中國企業。
百度智能雲以「雲智一體」為核心,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解決方案,賦能千行百業,加速產業智能化升級。根據百度財報,2021年全年,百度智能雲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64%。在中國雲計算市場,百度智能雲與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位列中國四朵雲第一陣營。百度智能雲增速位於中國四朵雲陣營前列,增長勢頭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2021年12月,IDC發佈《2021H1中國 AI 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百度已連續5次蟬聯AI雲服務第一名。
百度副總裁李碩表示,「工業是百度智能雲的重要賽道,百度智能雲開物從一開始就圍繞生產效率和質量等最核心的問題和企業溝通,通過AI帶動企業推進數碼化。『雲智一體』技術與產品的價值主張,就是把企業最關心的生產效能,產線節拍、倉儲物流等領域的數碼化,算清成本帳,算明效率帳」。
「開物」由百度智能雲於2021年推出
AI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成最大趨勢
在當下,處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是政府的重點工作。既要確保疫情防控不失位,又要經濟發展不失速,這對國家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經濟將成為重要驅動力。百度智能雲開物提供的智能質檢能力,幫助化纖、汽車等眾多企業實現了復工復產。雖然車間沒有幾個工人,但生產不停,無人值守的智能化檢測設備可以24小時工作。
後疫情時代將加快AI+工業互聯網與更多企業的融合創新,更多自動化工廠將會在中國各地出現。據悉,一年一度的「2022百度世界大會」上,也將展示在百度「AI+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下,一些傳統行業和實體經濟如何激發出新的活力。(記者 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