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猴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大九湖的泥炭蘚沼澤有何功能?過去,想要探索神農架國家公園的這些奧秘,遊客需得前往科普館一探究竟。現在,只需要通過手機搜索就能清晰地知曉這些知識。
5月10日,神農架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平台App和「科普科教」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自此,神農架國家公園實現了科普科教線上線下齊發力,將科普科教滲透於大眾日常生活中。
此次自然教育平台App、微信小程序的正式上線,是神農架國家公園繼2021年8月線下數字化科普科教展館開放運行後的又一創新舉措。該自然教育平台以公園內典型景觀、珍稀動植物、民俗文化等獨有內容為切入點,全方位展示神農架國家公園自然科普教育信息,並通過多種終端輻射大眾,引導社區居民、社會大眾參與其中。
小程序中的自然教育資源模塊設置了地質、植物、動物、民俗和自然展館五個專題,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類別查看科普內容,包括重要地質遺迹和代表性動植物的文字簡介、AR模型和VR全景圖、語音解說等。
「我們還將不斷豐富、健全APP和小程序頁面內容,讓大眾足不出戶,就能『網遊』神農架國家公園。」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行業管理科科長王志先說。
近年來,神農架國家公園着力優化科普陣地設施、科普宣教形式、科普內容資源、科普宣教機制,通過實景拍攝、三維建模、定製語音解說、編製科普解說二維碼、線上自然教育平台、線下科普館數字化等方式,建成了以AR、VR等多種新技術為主要展現形式、線上線下融合的現代化科普科教體系,構建了多角度、多內涵、多元素、多維度的自然科普平台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進一步提高了神農架國家公園的科普科教能力,為公眾提供了內容豐富、體驗形式多樣的科普空間,形象生動地普及科學知識和展示公園特色。
「要把神農架國家公園打造成為國民自然教育課堂,帶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科普科教工作。」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鄭成林說。(記者吳超群 通訊員 張燃 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