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剛剛步入校園的孩子們再次移步雲端,開啟了線上學習的模式。平房區中小學校配備優化線上硬件設施,開發直播教學平台,創建儲備豐富的雲課程資源。立足「五育並舉」,落實「雙減」,強化「六項管理」,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線上教學體系和管理模式,把時間、空間、思維、創造還給孩子,努力研發立體、多元的線上課程體系,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了全區中小學校線上線下及時切換,讓孩子們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能享受到學習帶給他們的幸福,從而健康成長,不斷進步。
多元課程開發,創多維學習空間,落實五育並舉
課程是教育的承載,教育即課程,課程即發展。在落實國家課程計劃的基礎上,線上課程的開發讓教學內容更豐富,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激發,綜合素養不斷提升。新疆一校根據學情確立「3+5」線上課程體系,每日3節基礎課程+五項特色小課程——「悅音賞析、聆聽軼事、健體律動、廣聞天下、樂享實踐」。小課程有機地穿插在課間和課後,充分調動學生聽覺與肢體,在緩解視覺疲勞的同時獲取知識,提升技能;新疆二校組建特色課程開發團隊,為學生錄製了多期適合居家學習的特色課程,一期期古箏、國畫、國學、籃球、機械人等特色課程為孩子們打開了線上課的多彩之門;保國二校開發的興趣閱讀和勞動實踐課,深受學生喜愛;南城一小開發的趣味漢字和創意手工課,異彩紛呈;平房小學的家庭小種植,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萬達小學為學生設計了益智遊戲和成語故事課等等,全方位提高學生素養,讓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有序、豐富、樂趣無窮。
營造智慧教學,創互動學習環境,實現減負增效
為創造互動學習氛圍,提高學習自主性,各校從教學方法入手,立足作業形式,聚焦分層輔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可謂各顯「神通」。友協二校改變前置性學習的佈局和內容,為孩子設計了「零介入學習單」,讓孩子帶着有準備的頭腦進入課堂,打造「問學式」教學模式,從而讓課堂從「教為中心」轉為「學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84中學積極探索「小組互助雲管理」模式,優化學習小組,利用微信平台,積極開展「學友雲互助」「小組雲pk」「教師雲輔導」「作業雲展示」等活動,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保國一校充分發揮助學課堂特色,挖掘導學案功能,努力在智慧化環境下打造學習方式、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的新循環,使雲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能學習、自能生法」的學習場;99中學提出線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三自」能力培養,符合學生實際,實效性明顯;100中學以小組為評比單位,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以趣味激勵為輔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友協一校在優化作業上狠下功夫,提出「基礎作業『免寫』提質量」「每日一題自選作業培興趣」「閱讀作業養習慣」「反思作業展示助回顧」「拓展作業促思考」等作業形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找到自我發展的突破口和提升的台階,讓提質增效落地有聲。
評價方式多樣,創教育技術融合,推進信息化建設
評價是學習質量的保障,在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時代背景下,重視評價的過程性與互動性尤為重要。保國四校開發學生發展質量評價,全面考察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興趣特長,利用現代手段進行數據的採集和積累,以「評價報告」為載體,實現家長和學校協同育人;55中學校運用「希沃白板」增加課堂互動評價,利用「班級優化大師」全面點評學生課堂表現,採用「七天學堂」實現當堂檢測和作業的數據分析,針對問題利用希沃知識膠囊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85中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挑戰式評價,引導式評價,鼓勵式評價,自評和他評相結合,形成「學習共同體」,隔空不隔愛,孩子們在雲端建起時空學堂,用心靈召喚彼此做最美的自己。
關注心理健康,創「德行」育人模式,正心養德修身
「修身養德平天下」,教育「德」為先。疫情之下,線上教學已成習慣,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質量是家長尤為關注的問題,解學生之困,紓家長之憂,是每個學校領導和教師的使命。英才中學針對初四畢業學年在線上設置了「正心勵志成長」課程,召開「正心課程建設」活動啟動會,開啟「導師制」,由導師在心靈、生活、學習等方面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幫助,以正能量促進學生成長,用」愛心和耐心「解決學生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友協三校線上教學注重線上一日常規養成,為孩子們編寫了琅琅上口的「一日常規歌」——「早起不懶床,經典誦讀「我」最行!」「擺好學具和書本,衣冠整,提前五分坐桌前。」「按課表,來學習,聚精神,勤動腦,作業自己來完成,家務勞動我最行。」等等。各校採用多種教育方法,疏導居家學習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問題和心理壓力,將「陽光」灑進每一個學生心中,養德修身正行。(記者 張曉磊 通訊員 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