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依託“兩山一湖”的區位和生態優勢,圍繞“綠色崛起”理念,將進一步豐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速鄉村資源向資金、資產、資本轉化,不斷拓寬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徑。
黨建引領 開路搭橋
在向產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衝刺過程中,黃山市黃山區樹牢“黨建+”理念,強化思想引領,加大政策扶持,夯實組織保障,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該區緊扣“五個一”特色產業及生態、旅遊、文化等資源稟賦,按照“強村穩定、整體提升”的目標,持續實施“紅色強基、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在全市率先建立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獎機制,創新開展“三聯共建”“村村共建”,有效搭建區直單位與村、村與村、村與企業之間共建發展的平臺,促進集體經濟發展水準整體提升。2021年,該區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平均68.9萬元,進入全省區縣十強,4個鄉鎮村均經營性收入進入全市十強,黨建引領作用有效彰顯。
此外,該區創新實施“群雁興巢計劃”,選派、回引、跨村交流10名農村所需人才到村擔任黨組織書記,創新實施“大學生回歸工程”,建立35歲以下專本科畢業生學歷補助機制,為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推進‘群雁興巢計劃’‘ 千名幹部助力鄉村振興’等工作,積極回引在區創業的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等‘鄉村創客’,凝聚多方力量助力鄉村振興。”黃山區委組織部組織綜合股負責人表示。
創新品牌 融合發展
結合自身特點,黃山市黃山區高標準設計、嚴要求謀劃,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品牌支撐。
該區建立了田地村級定股集中運營機制,通過“支部+企業+農戶”模式,鼓勵創辦村級合作社,降低生產成本、風險隱患,提供資金技術保障、擴大市場影響、形成品牌效應等,達到促進村民致富集體增收的雙贏效果。同時,整合地域特色,積極推進茶產業小鎮、笋竹產業小鎮、民宿小鎮等建設,集中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品牌。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將轄區內的2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遺址遺跡串連起來,精心推出了“現場教育觀摩路線”5條,“現場教育體驗路線”5條,形成農業觀看、鄉村旅遊、紅色旅遊多位一體的品牌旅遊體系。
除此之外,注重鄉愁文化傳承,融入黨建元素,打造具有風土人情的村史館,保留鄉村原始肌理,嚴格土地使用審批,合理規劃村莊建設,讓廣大農民在宜居的環境中享受生活,真切感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生態效益。
“瓜蔬、油茶、養殖業、優質糧‘四大產業’齊頭並進,運用‘互聯網+’建立電商站,引導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精緻農業萌出新芽,秀美的田園已成為最大紅利,開啟著鄉村振興的新征程。”黃山區仙源鎮弦歌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翟家駒說。
如今,該區已打造出冷鏈倉儲、電商銷售等農業配套設施项目,賜田雷竹、豐溪桑葚等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项目,太平夜市、芙蓉市場项目等一批典型的富民项目。
產業振興 富民強村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極其重要的一環。該區注重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產業發展路徑,先後3次出臺鄉村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或專項規劃。初步形成了資源開發型、資產運營型、股份合作型、物業管理型、產業帶動型、抱團發展型等多種有效發展模式。
據瞭解,黃山區甘棠鎮甘棠社區是農村社區,近年來利用固定資產發展物業經濟,增加集體經濟收入,2021年村級經營性收入392.99萬元。該村通過投資近200萬元將臨時過渡農貿市場改造成夜市,當年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35萬元。仙源鎮弦歌村曾是該區知名的貧困村、軟弱渙散村、老大難村。該村在村級組織整頓過程中,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與黃山二建集團合作組建弦歌油茶專業合作社,村集體以油茶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企業以資金入股,以“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活了1400餘畝油茶,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2021年為村集體增收14萬元,村民增收15萬元,村級經營性收入達72.83萬元。
近日,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O2O電商體驗中心熱鬧非凡,前不久,該區首個鄉鎮振興公司(黃山富新農旅發展有限公司)和村級強村公司(黃山竹富家園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在新華鄉O2O電商體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新華鄉有雷竹林13000畝,伴隨著今年笋季的到來,鄉鎮振興公司的成立為增加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助力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鎮振興公司和村級強村公司作為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將增強村集體經濟自我‘造血’功能,有力激活農村資源,促進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好推廣好振興公司和強村公司,拓寬鄉村振興的渠道。”黃山區新華鄉黨委書記吳曉輝說道。
除此之外,該區還通過注入財政資金、國有資產折價、聯合各村資本、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組建鄉鎮振興公司,通過整合集體自有經營性資產及自有資金或引入社會資金入股,自主或合作成立強村公司。(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歐陽如晨 鄧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