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特别报道

黑龍江雙鴨山:夯實「三農」基礎 推進鄉村振興

2022-0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糧食產量達140億斤,實現「十八連豐」;良種覆蓋率達到100%,「菜籃子」工程考核排名位列全省第一;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9%,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8個百分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7年增長18.2%……農業連年豐收,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社會穩定。5年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式,探索和積累了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經驗。
 
    逐年提升糧食產能。在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持續調整優化三大糧食作物種植結構,玉米調增到556.9萬畝,大豆調減到335.8萬畝,水稻發展到617.8萬畝。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颱風內澇和局部極端乾旱等多種災害的影響,糧食生產豐產豐收,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雙鴨山力量。逐步擴大經特作物。充分發揮資源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經特作物。食用菌、中藥材和鮮食玉米面積分別達1億袋、17.35萬畝、1萬畝,與2017年相比分別增長3倍、51倍、17倍。不斷壯大養殖規模。畜禽養殖規模穩步增長,生豬規模飼養量達80萬頭,大鵝飼養量達135萬隻,較2017年增長2.85倍。全市水面放養面積發展到10萬畝,較2017年增長7.5%。
 
    加快推進現代農業。主要農作物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企業達50戶。檢查經營主體624家次,抽檢產品645批次,有力保障了全市「舌尖上的安全」。綠色有機食品、富硒農產品產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升。全面發展數字農業。為實現全市農業信息網絡全覆蓋,累計建設「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69個,建成各級益農信息社449個,智能化養蜂,農機無人駕駛等先進數字科技手段廣泛運用。全市裝配農業大數據平台2個,植保無人機36台,建設水稻智能催芽車間18個,面積達38.32萬畝。智能化溫室大棚3棟,面積約9000平方米。
 
    做大做強農業產業。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優鏈」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推動農產品多層次、多環節轉化增值。加快培育農產品加工發展集群。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52家;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8家;營業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84家。農產品營業收入將超過100億元。持續發力產品營銷。成立了雙鴨山市農產品營銷服務中心,通過開展農超對接、直播帶貨等線上營銷新模式,不斷拓寬農產品營銷渠道,通過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活動,加強外埠市場開發,擴大農產品影響力和競爭力,雙鴨山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不斷提升。全市農產品銷售量達38萬噸、銷售額達25億元。
 
    提升耕地保護力度。雙鴨山市率先在全省市級層面全面建立了「田長制」,成立了雙鴨山市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田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雙鴨山市黑土耕地保護利用「田長制」實施方案》。全市累計落實耕地輪作面積達130.88萬畝,水稻休耕面積達33.43萬畝,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29個,建設面積達122.62萬畝,較2017年增加117.09萬畝。落實國家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面積達2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基地有效認證面積達152.6萬畝,農業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16%。全市累計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1692萬個,約423.03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87.72%,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深松整地面積達153.16萬畝,有機肥施用量達21.25萬噸,耕地質量較2017年提高0.12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09個百分點。
 
    農村改革成效明顯。開展土地確權頒證和「回頭看」工作,頒發土地確權證書11.5萬本,頒證率達97%。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組建經濟合作社及股份經濟合作社499個。全市落實全程託管服務面積達35.46萬畝,累計開展託管服務面積共138.31萬畝次。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261萬畝,規模經營面積達353萬畝,比2017年分別增加33萬畝和93萬畝。全面啟動了農村宅基地改革與管理試點工作,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記者 王琳 通訊員 楊軍)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