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黃山市西遞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在產業發展、專案建設等領域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力,不斷激發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產業發展奠定鄉村振興“基石”。一枚青果撬動一項產業,西遞鎮著力“一村一品”建設,培育了一批高品質、有口碑的“拳頭”農副產品,發展石墨茶、香榧、青梅、桃園等基地9個,種植青梅、香榧、有機茶1600餘畝,靄峰石墨茶更是被登記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深度探索兩山銀行試點,摸排和初步評估閒置農房138幢、集體倉庫、茶廠、活動室等閒置資產20處,進一步啟動發展動能,閒置資源資產可增值千萬元以上。
重點项目激活鄉村振興“引擎”。昌景黃、池黃鐵路交匯於西遞鎮源川村,該鎮幹群聯動,積極參與高鐵主線建設,致力於搶抓高鐵時代賦予的契機,建設高鐵新村、打造站前廣場,梳理、盤活閒置資產。同時,發展物業租賃,依託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將小蠶共育室租賃給中鐵四局,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年度增收2萬元。隨著一站兩線建成,黟縣東站將為來往的客流、物流、車流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體驗。
人才引領鍛造鄉村振興“鐵軍”。不斷擴展鄉土人才隊伍,建立一站一隊(即鎮產業發展服務站1個、各村產業發展服務隊1個),並組建包含3名選派幹部、8名專技人員、7名金融專員和郵政專員的4支人才隊伍。持續推進農村 “歸雁工程”,打“鄉情牌”“鄉愁”牌,回引一批眼界寬、思路活、資源廣的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培育一批愛農村、懂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促進各路人才“上山下田”投身鄉村建設。如村“兩委”換屆中潭口村村積極吸納95後女大學生,並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2名大學生後備幹部進入村兩委,讓鄉村熱土成為了召喚青年、施展才華的舞臺。
鄉風文明擦亮鄉村振興“底色”。充分挖掘鄉村人文資源、村規民約,加大對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保護、合理開發利用;發揮村級文化禮堂的陣地功能,深入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道德紅黑榜”、楹聯大賽等評選活動;以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實行常態化 “擂臺賽”評比;“危房改造”、“廁所革命”等33項民生工程扎實推進。截止目前,完成改廁643間、改造農村危房124戶、建成“生態美”超市6個,開展環境整治活動23次,鄉村風貌大為改觀,“富春山居” “有鄉愁”的田園鄉村正在形成,12月2日,西遞村獲評“世界最佳旅遊鄉村”榮譽。
服務引領提升鄉村振興“能級”。深入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打造“作退一步想”社會治理品牌並在全市推廣,創新“2+2+N”鄉村治理工作法,建立村規民約積分制考核和鄉賢理事會制度;深入開展“平安家庭”、“平安鄉鎮”等創建活動;依託“e”治理平臺,用好“志願黃山”服務隊、志願打更隊服務隊等參與環境整治提升、旅遊服務、疫情防控等志願活動。截至目前,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94起、調解成功率100%,“e治理”平臺累計上報網格事件910件,辦結率99.1%, “鄉鎮吹哨、中心調度、部門報到”聯勤聯動工作機制得以有效落實。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通過不斷厚植和培育,西遞鎮因地制宜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等方面持續發力、綜合施策,鄉村振興之路步穩堅實、更有朝氣。(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徐婷 鄭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