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19日,全國最高規格的「腫瘤大會」在深舉行。19號上午,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承辦的「第九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暨粵港澳大灣區腫瘤防控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黨委書記張勇、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創參加會議並在活動中致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院長王綠化主持,採用線下+線上模式,參會人數超8000人。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腫瘤防控工作
國家癌症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張勇在會上解讀了癌症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2),指出癌症是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國家癌症中心對於癌症防控已經做出了重大部署:首先要明確癌症防控戰略目標,強化癌症篩查和早期發現;其次要持續推進「健康中國」行動,擴大高發癌症篩查覆蓋範圍;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落實「抗疫防癌」策略,穩步推進癌症防控工作;多部門參與聯動,構建癌症綜合防治體系,將癌症防控工作推向新高度。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癌症早診早治辦公室主任陳萬青教授解讀我國癌症篩查現狀與發展,因為癌症的監測數據統計是腫瘤防治的基礎,首先我們要了解癌症負擔是什麼樣的,各類人群、不同地區的人群,其發病率、死亡率是什麼樣的,從而更有的放矢的指導下一步癌症防控的規劃。現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慢病中長期規劃,甚至制定了「健康中國2030」,我們要知道現在的發病和死亡情況,以及預測到將來的情況,這種動態的監測對於指導我們下一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無論從中央政府還是從地方政府,都在逐步的加大早診早治的篩查範圍,隨着我們經費的進一步投入,加大工作的開展力度,對於癌症的控制可能也會進一步的取得成效。
從「健康中國」到「健康深圳」
廣東省癌症中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曹素梅教授會上解讀了廣東省癌症流行特徵與癌症防治行動。近幾年,廣東省癌譜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轉變,與西方生活模式相關的腫瘤明顯上升,肺癌、結直腸、前列腺、乳腺癌等依然高發,鼻咽癌、食管癌高發具有明顯的地域性。數據顯示,廣東省癌症發病率為全國第三位,死亡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男性發病率最高的為肺癌,女性最高為乳腺癌;而男女性中肺癌死亡率都位於首位。曹素梅教授介紹,腫瘤防控工作要逐步完善全省癌症防控網絡,制定重點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癌症篩查與早診早治、健全癌症篩查長效機制,加強督導、質控,培訓,提升各級醫療機構篩查能力。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腫瘤防辦彭績教授會上分享深圳市癌症早診早治工作與思考。深圳市腫瘤登記工作開展20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基礎數據,監測質量穩定。去年發佈了2020年新發惡性腫瘤排行榜。彭績教授表示,隨着醫學水平提升,被確診癌症並不一定就是下了死亡判決書,通過規範化治療,普遍的5年生存率是可以提高到50%。腫瘤患者積極調整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身心狀態,是可以達到病情長期穩定,與癌症「和平共處」。
四個小時的會議期間,來自國家癌症中心以及國內多個省市的癌症防控領域一線專家帶來了精彩報告,分享國家癌症防控策略、國內癌症防控最新進展、優秀省市癌症防控經驗及廣東省和深圳市癌症防治行動進展,大會從多個角度、全方位地為我市醫療機構及公衛機構的防癌工作者們介紹了國內腫瘤防控領域最新的進展和熱點。(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梁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