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4個月寶寶右肺「停機」!深圳兒童醫院巧用自體心包建通道重新「接線」

2021-12-15
来源:香港商報網
    近日,深圳市兒童醫院接診了一例右肺動脈缺如的小患兒,這名患兒右側的肺動脈 「短路 」,未與主肺動脈連接。這種病極其少見,每 30 萬個孩子,大概會有 1 個孩子「 中招 」。該院胸心外科團隊用患兒自體心包縫製成一段血管,成功連接起主肺動脈和右肺,讓右肺順利「開機」。
 
    4 個月大寶寶右肺還沒「開機」
 
    出生沒多久,小東東(化名)就出現了肺部感染。在當地醫院做了心臟彩超後,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醫生建議,孩子的肺部感染治好了後,再複查心臟超聲。小東東滿月後,肺部感染也好了。家人帶着他來深圳市兒童醫院複查。檢查結果出來後,全家喜憂參半:喜的是,動脈導管已經自然閉合了,但同時也發現,小東東患有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右肺動脈缺如。
 
    何為 「右肺動脈缺如 」?正常人的肺動脈是由右心室發出,一分為二分成左肺動脈、右肺動脈。之後,左肺動脈、右肺動脈分別進入左肺、右肺。右肺動脈缺如,簡單說就是右側的肺動脈「短路 」,不能正常與主肺動脈連接,而是與主肺動脈發出來的分支連接。這樣一來,進入右肺的血液就會受影響,氣體交換功能就會出問題。這類患兒,早期症狀常常不明顯,後期可能出現大量咯血,甚至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右心功能衰竭等情況。
 
    由於右肺動脈 「 搭錯線」,小東東右肺的供血,主要是由右鎖骨下動脈側枝血管供應。這條蜿蜒細小的血管,外徑只有 2mm。而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常右肺動脈差不多有 7mm 粗。小了 3 倍的血管,顯然不能滿足右肺的供血需求。沒有正常的血液供應,右肺雖然有正常肺組織,卻沒有正常的功能,因而一直處於「關機」 狀態。也就是說,他只能靠左肺呼吸。

    重建「 管道」連通主肺動脈和右肺
 
    一般來說,青少年或者成年人可以只靠一個肺存活。但小東東才 4 個月大,很難只靠一個肺活命。一旦出現左肺部感染,很容易出現低氧血症,隨時會沒命。這類患兒,如果能在 2 歲內手術,大多可以通過重建單側肺動脈,獲得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質量;反之,不及時治療,隨着年齡的增長,患兒可能出現反覆嚴重的肺部感染和難以控制的咳血,甚至需要切除部分肺組織。
 
    要救小東東,就必須讓他的右肺「開機」,重建右肺動脈!為此,深圳市兒童醫院胸心外科主任陳欣欣團隊會同超聲、影像、心內科、心外科進行了多次討論。手術的關鍵在於找到合適的「 管道」,主肺動脈和右肺之間距離較遠,需要建一條新 「管道」。但手術面臨兩種選擇:人工血管還是自體心包?
 
    人工血管省時省力,但質地較硬,與殘存的右肺動脈不吻合,很可能會出血難止。而且,人工血管不能生長,孩子年紀大了就不適用了,需要多次手術更換。自體心包則需要醫生用孩子的心包片捲成一個小卷,將這個心包卷做成一座 「橋樑 」,把右肺動脈與主肺動脈連接起來。但操作難度大、風險高,因為一方面要避免管腔狹窄、吻合口漏血,另一方面還要成形後血管連接走形順暢,這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高超的手術技巧。

    手術台上縫製自體心包現做一根 「管道 」
 
    經過權衡利弊,陳欣欣最終選擇了「 挑戰」 自體心包縫製。手術開始後,第一個難題出現了:毛細血管難尋。
 
    這是一個年僅 4 個月、體重才 6.3 千克的寶寶,供應右肺血液的側枝血管直徑僅 2mm,不要說肉眼發現不了,就算在「全副裝備」下也很難發現。醫生團隊只能結合着手術前拍的片子,憑藉豐富的經驗「地毯式 」搜索。最終,將這條「蛇形走位」 的毛細血管給 「 揪」了出來。
 
    結紮切斷這條小血管後,就到了關鍵時刻。術中,陳欣欣從小東東心臟表面取下一片薄薄的心包膜,用比頭髮絲還細的細線,小心地縫合成一段血管。這個「 管道」 既要保證不漏血,還不能縫得太窄,不然血流會不順暢,容易形成血栓。20 分鐘後,這段長約 5 厘米、直徑 8mm 的「管道 」完工了。
 
    接下來,就要把「 管道」 吻合在右肺門處右肺動脈膨大殘端與主肺動脈之間。這也不是個容易事。吻合過程中稍不小心,就會出現吻合口出血、血管走形扭曲,會影響右肺的血液供應。
 
    緊張的 3 個小時後,手術順利結束!新成形的右肺動脈通暢無扭曲,沒有出現活動性出血的情況。重建右肺動脈後,小東東右肺的正常血液循環恢復。
 
    沉寂了 4 個月的右肺,第一次恢復了正常的氣體交換功能。右肺順利「開機」 了!術後,小東東恢復順利,成功脫離了呼吸機。沒過多久,他便痊癒出院了。(記者 林麗青)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