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海關》雜誌發佈的「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中,深圳外貿綜合競爭力再次排名第一,外貿水平競爭力、潛力競爭力兩個分項指標同樣位列榜首。儘管2020年全球貿易遭遇「寒流」,但面對困境和壓力,深圳外貿進出口數據依舊走出了亮眼的曲線。
2020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值達3.05萬億元,其中出口1.7萬億元,連續28年居全國各大外貿城市首位。外貿動能強勁的背後,折射出深圳口岸營商環境和通關效率的持續優化提升。今年以來,深圳海關推出28項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措施,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合規成本,提升企業獲得感。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市進出口2.51萬億元,增長15.2%。其中,出口1.35萬億元,增長13.5%,規模居全國各大外貿城市首位;進口1.16萬億元,增長17.2%。
為幫助企業積極應對複雜多變的外貿形勢,深圳海關推出「暖企計劃」,制定7大類30個項的高級認證企業便利化措施項目清單,打造暖企服務基地,推動 AEO 企業擴圍增量,培塑各行業 AEO 標杆企業,幫助企業提升合規經營水平和抵禦風險能力,增強「出海」的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深圳關區AEO 高級認證企業達到342家,「暖企計劃」持續向1.4萬家企業釋放政策紅利。
在深圳外貿的賽道上,跨境電商發展速度快、潛力大、帶動作用強,是新業態中跑出的一匹「黑馬」。自2013年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率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特殊區域出口試點以來,深圳的跨境電商新業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刷新紀錄。據統計,近5年深圳海關監管的跨境電商進出口貨值增長35倍,助推深圳外貿結構不斷優化,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優勢地位。
為助力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深圳海關優化跨境電商出口退貨、B2B出口監管模式,為電商出口企業提供通關便利;發揮綜合保稅區聚集效應,在前海綜保區培育跨境電商全鏈條發展中心,推動形成「購-展-售-退」生態鏈。此外,該關創新實施跨境電商審單集約化改革,將海外倉備案集中到深圳郵局海關集中受理,優化海外倉備案流程,支持跨境電商企業拓展海外倉業務。
與此同時,海關還積極推動深圳口岸形成「海陸空鐵郵」多元立體的全路徑物流體系。「灣區海鐵通」項目是深圳海關優化海鐵聯運的一項物流便利化措施,依託平鹽鐵路,支持通過鹽田港進出口的貨物在中外運平湖物流中心辦理海關通關、查驗手續。該模式下,中外運平湖物流中心與鹽田港形成「場港聯動」,有效盤活、釋放港區場地監管資源。
另外,在「組合港」模式前期順利運作的基礎上,該關聯合廣州海關、南昌海關等,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今年開通「深圳蛇口-順德北滘」「深圳-贛州」等「組合港」,1-9月共有超過5萬標箱貨物通過「組合港」模式運作;開展空港與前海綜合保稅區「東西部港區一體化」貨物調撥業務,打通深圳空港與鹽田港、大鏟灣等海港及鹽田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鏈路,促進區域外貿要素便捷流動、高效匹配,不斷推動臨空經濟發展。(記者 姚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