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2021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廣東分會場啟動儀式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舉行,松山湖科學城發展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下稱「總體規劃」)正式發佈亮相。根據規劃,松山湖科學城建設按照「北湖南山、一核四區」空間佈局,分為核心區+協調區,未來將圍繞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大定位,同時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大三領域,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城。
四定位三聚焦 實現更多「從0到1」突破
據悉,松山湖科學城規劃範圍包括松山湖高新區大部分區域,以及大朗鎮、大嶺山鎮、黃江鎮部分區域,分為核心區和協調區,其中核心區規劃面積90.5平方公里(含水域),協調區規劃面積41.7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21到2035年,並展望本世紀中葉發展遠景。
松山湖科學城位於東莞、深圳兩大城市交界處,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之一,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最密集、自然資源最優越的地區之一。
按照規劃,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將圍繞重大原始創新策源地、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基地、粵港澳合作創新共同體、體制機制創新綜合試驗區四大定位,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發源地、創新人才集聚地、知識產權示範地、科學人文宜居地。同時,聚焦新材料、信息、生命大三領域,勇擔戰略性標誌性基礎研究任務,全面參與國際科技合作與競爭。
松山湖科學城打造「北湖南山、一核四區」空間佈局。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為例,松山湖科學城將以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為核心,統籌佈局國際一流的前沿基礎研究平台、大學和科研機構,加快打造科技創新生態體系,着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包括加快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設,高標準建設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華為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等重點科研平台,加快大灣區大學(松山湖校區)、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建設進程等。
在打造新興產業發源地方面,加強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佈局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應用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最後一公里」,完善產業創新生態,推動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引領未來發展。
在創新人才集聚方面,通過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建構國際化科研人才交流平台等手段,促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在建設知識產權示範地方面,主抓知識產權創造與運用、知識產權保護兩個關鍵;在營造科學人文宜居地方面,通過融入大灣區交通生活圈、加強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服務的供給,創造更加優越的綜合環境。
按照規劃,松山湖科學城到2022年,全面完成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規劃佈局,開工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建設項目和標誌性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到2025年,科技實力、營商環境大幅躍升,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到2035年,建成一批全球領先、開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群體性突破,初步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始創新高地。
構建全鏈條全要素創新生態系統
北接松山湖,南靠巍峨山,是松山湖科學城所具備的獨特區位及生態優勢。按照規劃,松山湖科學城將山水生態與科學功能有機融合,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雙城聯動,形成「北湖南山、一核四區」的空間佈局。
其中,「北湖南山」是指彰顯北湖、南山的生態區位特色,保育山湖生態綠核,修復山湖生態聯繫,建立「雙核、多廊」的生態安全格局。依託北湖南山的稀缺景觀資源,重點在依山環湖佈局科技研發功能,營造一流的科研環境與氛圍。外圍鄰近佈局中試驗證與成果轉化功能。
「一核四區」則以大裝置集聚區為核,佈局大學院所、新材料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命科學產業、莞深科技成果合作「四區」,實現科教、科研、生活、生態有機融合。
在總體規劃這一整體藍圖之下,松山湖科學城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套清晰的「施工圖」和「路線圖」,即構建松山湖科學城以「源頭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培育」及以重大科技設施、重大科研平台、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新型研發機構、科技型龍頭企業、高端創新人才、高品質城市配套、一流創新環境的「四梁八柱」,以及結合空間區位的六大實施策略,從而使得東莞在深入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起步成勢方面邁出堅實步伐。
科學城建設發展離不開體制機制創新及一系列保障措施護航。總體規劃指出,要以科研人才為核心,以全民創新為目標,探索科學城發展新思路,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同時,更深層次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對接國際先進通行規則,有效釋放人才、設施、平台、知識、資本等創新資源的潛能,為科學城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創新動力,為接下來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面建設提供先行示範。(記者 冷運軍)
頂圖:松山湖科學城發展總體規劃(2021—2035年)》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