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期望。五年來,瀋陽渾南區高質量發展邁出鏗鏘步伐,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多面開花,發展碩果掛滿枝頭,各領域駛入「快車道」。
經濟發展領跑全省
過去5年,渾南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厚植創新創業土壤,各類市場主體年均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市比重由10%提高到19.5%;以壯大新動能為重點,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區域4個主導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0%,高新技術企業和各類研發機構超過千家,華為、正威、騰訊等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00餘個,總投資達2500億元;地區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進入遼寧省區縣前三名,對全市、全省經濟貢獻度日益增強。
創新沃土釋放創新「磁場」
樹高千尺 根深在沃土。渾南區集全國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眾多光環於一身,近年來,渾南區圍繞「高新」定位,以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產業等高新產業為主導,以壯大新興動能為重點,不斷激發內生動力,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國高新區綜合排名連續躍升8位。
瀋陽渾南區的創新基因,蘊含在厚重的「經濟成績單」之中,「四個主導產業」集聚力進一步增強,IC裝備、健康醫療等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和各類研發機構分別達到786家、272家,火炬統計企業R&D投入佔GDP比重達到5.68%,瀋陽國家材料科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台即將投入使用,新松機械人精彩亮相平昌冬奧會和70周年國慶閱兵,芯源微成為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東軟醫療512層全景多模態CT打破國際技術壟斷。
作為高新企業匯聚、新興產業密集的區域,今年前7個月,渾南區億元以上簽約項目達184個,增長57%,億元以上落地項目105個,增長16.7%。兩項數據均排名瀋陽各區(市、縣)首位。
枝繁葉茂 營養在根壯
經濟要發展,環境是關鍵,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發展的軟實力、競爭力和內生動力。
就在今年9月初,渾南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一系列「升級版」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出台。早在去年10月,渾南區就出台了優化營商環境「4+1」系列文件,在瀋陽乃至遼寧省內率先組建審批局,建成「渾南會客廳」,建立「一枚印章管審批」、「先批後審」、「以管代審」等機制。渾南,已成為此間新型審批模式的前沿陣地。至今的一年時間裏,這裏的各項創新改革成效顯著,企業、群眾辦事更加方便快捷,營商環境便捷度、滿意度持續位列瀋陽市第一,領跑全城。
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成果,渾南區今年又推出深化「痛快辦」政務服務改革方案(2021版),從「加速辦、提前辦、一次辦、無感辦、掌上辦、主動辦」6個方面入手,讓企業群眾在渾南辦事「痛痛快快」。根據此次「痛快辦」改革方案,渾南區將實現1420項行政許可事項「加速辦」,200項行政許可事項「提前辦」,整合審批流程、實現42個事項「一次辦」。同時,依託渾南智能體大數據綜合治理平台,建立數據共享,實現「無感辦」。以手機APP為載體,實現市民辦事「掌上辦」。持續發揮VIP全程幫代辦作用,繼續大力推進「萬人進萬企」、「一聯三幫」、「營商下午茶」工作,實現「主動辦」。
渾南區用心用情優化營商環境,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核心,全面營造開明開放、公平公正、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這是渾南區為優化營商環境定下的新目標、許下的新承諾。之所以有這種氣魄,是因為這些年,渾南一直堅持改革驅動,鉚足勁頭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且成效顯著。一項項舉措迅速、高效出台落實,也讓渾南區的營商土壤與企業投資雙向促進,良性互動。今年以來,渾南區已開復工的223個億元以上項目中,工業、服務業項目佔比提升迅猛,分別增長46.9%和70%。搶眼的數據,展現出「十四五」開局之年渾南經濟發展迸發的新動能。
開放渾南 做優做大合作「蛋糕」
瀋陽渾南區以擴大開放合作為導向,加快整合空間資源,競爭優勢日益凸顯。
自貿區瀋陽片區正式揭牌後,與渾南區、高新區一體化發展,開放合作高地效應進一步放大,全口徑稅收、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分別是自貿區成立前的3.9倍、3.8倍和2.4倍,東北首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管理公司成功設立,首批跨境電商企業信用融資順利發放,科技園區集合貸等試點率先開展。陸空網立體開放通道加速構建,綜保區桃仙園區封關運行,「保稅+」業態快速發展,保稅進口1210模式和直購進口9610模式上線運行,京東國際、多多國際等龍頭企業相繼入駐,遠達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日通關能力居東北首位,東北冷鮮港成為輻射東北的保稅冷鏈物流樞紐。開放合作不斷深化,瀋陽至倫敦、洛杉磯、三藩市、首爾4條跨境電商定班國際貨運包機航線順利開通,桃仙機場口岸獲批藥品進口口岸,與25個國家26家商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中日產業園、中韓科技園等中外合作園區啟動建設,主動承接京瀋對口合作項目59個,總投資達到400億元。(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