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吉安,迎來了「萬山紅遍·重上井岡」中國著名作家採風團。9月9日-15日,10位洋溢着創作激情、文學才情的作家相聚吉安,為期一周的行程中,他們行走了吉水縣、吉州區、青原區、吉安縣、永新縣、井岡山等6地,考察尋訪20多個彰顯吉安鮮明地域風采的紅色、綠色、古色文化體驗點,以文化的腳步踏勘吉安,以歷史的視野對話廬陵。
採風團在東固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合影
此次作家採風活動由吉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主辦,香港商報社承辦,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八一電影製片廠原廠長柳建偉領團,裘山山、趙瑜、范穩、王久辛、馬曉麗、胡學文、喬葉、紀紅建、徐劍等10位全國知名作家參與採風。
厚重廬陵 古韻悠遠
採風團一行在燕坊古村裡徜徉,這裡有着「廬陵民居博物館」之稱,門楣上、廳堂前隨處表達出來的家風祖訓讓人敬畏;渼陂古村夜景迷人,古樸靜雅的建築映照着原鄉的溫暖;穿行在釣源古村的巷間塘畔,獨特的八卦元素散落在村子每個角落。一個個江南村落,獨具特色的廬陵建築風格,蘊藏着廬陵文化的地域表達,讓人好奇而又感動。這是當地村民世代生活的家園之所在,也是精神寄託之所在,作家們一路看、一路聽,感受着村子從古至今的生活傳統和文化傳承。
採風團走進釣源古村
斯文在茲,無盡之藏。中國進士文化園裡,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進士文化相關的文物,就像凝固的歷史,穿行其間,彷彿觸摸到歷史風雲際會中的文脈傳延。作家們在這裡也對「一門數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十里九布政、百步兩尚書、狀元多吉水……」所描述的江南望郡吉安有了更多的了解。白鷺洲書院是江西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也是一座鮮活的中國教育發展博物館。採風團一行走進書院建築群,在逢源堂、道心堂、中山院、雲章閣、古吉台等一一參觀,探尋白鷺洲書院的前世今生,也探尋這個教育聖地能斯文光彩、傳承千年的現實意義。
紅色經典 家國情懷
吉安紅色資源豐富,現有保存完好的革命遺迹和不可移動紅色文化遺存總體數量約佔全省四分之一以上,被譽為「沒有圍牆的紅色博物館」。作家採風團此行在吉安這片土地上打卡紅色地標,去重溫那些銘刻在共和國史冊上的紅色經典。
行程中,採風團去到東固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吉安城革命歷史陳列館、賀子珍紀念館、湘贛革命紀念館、三灣改編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這些展館都是重要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陣地,那些意義深遠的烽火歲月,動人心魄的歷史細節,彪炳千秋的不朽功績,都在一張張歷史照片、一座座形象生動的場景和雕像、一個個平凡樸素的老物件中呈現出來。
作家們參觀湘贛革命紀念館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採風團中有幾位是軍旅作家,對中國革命歷史並不陌生,且是多次來到吉安,此行正是「重上」,對於井岡山這個紅色聖地,他們都懷有特殊的情感和一顆朝聖般的心。他們在黃洋界感懷往事,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烈士敬獻花圈、緬懷先烈,在著名的神山村,作家們還感受到了「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過越甜」的山鄉巨變。
作家們現場體驗宋式點茶鬥茶
人文對話 賡續突圍
廬陵文化多元而豐富,文化的主體是人,優秀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有擔當、有技藝、有情懷、有堅守的人,來激活經典、融入時代。在吉安就有着這樣一批人。廬陵人文谷集團董事長陳萬洵自稱廬陵老街的「街小二」,在他的帶領介紹下,採風團一行遊覽了廬陵老街,廬陵文化的挖掘、呈現與傳承、傳播,讓老街在古今交融中展現出新的活力。在吉州窯,本覺坊創始人段敏瑞帶領作家們現場探秘木葉天目、剪紙貼花等的燒制過程。吉州窯茶瓷文化傳承中心創始人郭文瓊精心為大家準備了一場宋式點茶體驗,作家們現場點茶鬥茶,還在茶湯上寫字畫畫。
書香廬陵·名家講壇在廬陵老街舉行
此次採風行活動,還特別組織了兩場「人文對話」——在白鷺洲中學和廬陵老街分別舉辦「書香廬陵」名家進校園和名家講壇活動。活動中,作家們與學校師生暢談閱讀,引導學生們感知文學在現實中的價值;與吉安的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們交流分享寫作經歷,探討文化書寫,碰撞思想。
在井岡山精神的原點,作家採風團結束了此次「萬山紅遍·重上井岡」之旅的行走,並與吉安市宣傳部門、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舉辦一場座談會。對於所見所聞,作家們有自己的見解和聲音。採訪團團長柳建偉表示,儘管是第三次來吉安,但這次採風「溫故」少,「知新」多,不僅是一次重溫初心和使命之旅,也是一次文化淬火、學習熏染之旅,彷彿打開了發現江西、發現吉安的又一扇文化之門。此次作家團隊涵蓋了小說、報告文學、散文、詩歌各門類,這次高質量的採風之行,為後續大家多姿多彩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大家將用一系列精彩的文學作品,來展現文化重鎮吉安,成就一場高回報的採風活動。(黃穎 郭美勤 周萬里 圖 李旺)
頂圖:「萬山紅遍·重上井岡」中國著名作家吉安採風行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