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任何不適症狀,但因為哥哥已確診直腸癌晚期,深圳市民張女士(化名)聽從醫生建議進行結腸鏡檢查,結果真查出巨大結腸早癌。這處腸道腫瘤長約10cm,幾乎環腸道全周,對於操作空間為毫米級的內鏡手術來說,極具挑戰性。日前,深圳大學總醫院消化內科醫生憑藉高超的技術成功為張女士進行了內鏡下腫瘤切除術。目前,張女士已順利出院。
哥哥確診直腸癌,妹妹遵醫囑體檢查出早癌
張女士今年48歲。今年3月,她在四川老家的哥哥確診直腸癌肝轉移、腹腔廣泛轉移,病情危重。回老家探望哥哥後,她的心情一直非常沉重。不僅如此,她還多了一件「心事兒」:老家的醫生建議直系親屬都去做結腸鏡檢查。
雖然自己感覺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回到深圳後,張女士還是第一時間到處打聽,想找一家靠譜的醫院完善胃腸鏡檢查。多方打聽後,她來到深圳大學總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為張女士做結腸鏡檢查的是消化內科的代忠明副主任醫師。經過詳細的檢查後,代忠明醫生發現張女士的降結腸有一巨大結腸腺瘤並有早期癌變的可能,與家屬溝通後完善了放大內鏡、染聲內鏡及超聲內鏡檢查。張女士的腫瘤很大,跨越了三個結腸袋,長約10cm,幾乎環結腸全周。
7小時手術成功切除腫瘤,出血量50ml
代忠明醫生通過放大內鏡、染色內鏡及超聲內鏡檢查判斷,腫瘤雖然大,但是可以內鏡下切除。
不過,張女士仍在糾結:自己對外科開腹手術極度恐懼,內心抗拒;如果通過內鏡手術切除,這麼大的病灶,內鏡手術切得下來、切得乾淨嗎?
焦慮不安之下,張女士將自已結腸鏡圖片發送給其醫生朋友,結果意見也不一致,不過多數認為病灶過大,內鏡手術風險太大,很有可能切不下來。
在代忠明醫生的耐心解釋下,張女士一家最終選擇相信深圳大學總醫院消化內科內鏡手術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
8月20日下午4:30,代忠明、楊公利和田曉娟三位副主任醫師奮戰至夜間11:30,7個小時拿下了這台具有挑戰性的手術,切除下來的腫瘤為長達12厘米結腸環周病變。因病灶太大,血供異常豐富,進展艱難,手術時間多半用在了止血上。由於術中對血管的處理及時有效,術中總出血量僅50ml。術中醫生對腸道各層次結構的精準把握,避免了患者腸道穿孔和病灶切除不盡的風險。術後,張女士無發熱,3天便恢復了進食,無任何併發症發生。術後5天順利出院。
根據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發佈的數據,2020年,在深圳市十大高發惡性腫瘤中,結直腸癌排名第三。
代忠明醫生介紹,結腸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平均每年遞增2%,在歐美國家病死率居腫瘤死亡第2位,我國結腸癌平均病死率為4.54/10萬,居癌症死亡第5位。結腸癌的治療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早癌的內鏡下治癒率達到90%以上,且不需要放化療,但是晚期結腸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早期結腸癌基本無症狀,建議40歲以上男性、45歲以上女性均應行結腸鏡檢查,提高結腸早癌的發現率,降低結腸癌的死亡率。
代忠明副主任醫師提醒市民,如有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如持續兩三個月每天大便次數明顯增加;大便性狀改變,如變細、變扁,甚至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上常伴有粘液或血液;肛門墜脹感等症狀,應儘早就醫。(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王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