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揚的小提琴,時而輕柔婉轉,緩緩如流水潺潺,時而激情四射,奔放如信馬由韁;男聲四重唱舒緩輕盈的演唱,如一片情深似海的訴說;鋼琴演奏家靈巧的十指,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翩翩起舞;大劇院內,觀眾共同沉浸在琴聲、人聲美妙相遇的音樂世界。
陳家怡與「太陽之子」在莞演繹音樂對話
12日晚,「弦外遇知音」陳家怡小提琴獨奏與「太陽之子」四重唱音樂會在廣東省東莞市玉蘭大劇院舉行。本次音樂會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指導、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也是玉蘭大劇院第244期「綻放的玉蘭」藝術普及公益活動。
弦樂與人聲的美妙相遇
當晚8時許,音樂會藝術總監、音樂製作人兼主持人方奕以輕鬆愉悅的語言風格,帶着觀眾一起鑑賞本場音樂會的「知音相遇」。男聲重唱組合「太陽之子」率先登台,從耳熟能詳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莫尼山》,到原創歌曲《因為你的出現》《因為你愛上她》等,七首曲目從民族、美聲到流行,為音樂會獻上了動聽的演唱。
音樂會演出的小提琴演奏曲目《豐收漁歌》《喜見光明》《梁祝》(選段)等都是陳家怡精心挑選的中國作品,從排練到上台,她用自己刻苦的態度、精湛的技藝、獨到的理解打動了合作的藝術家和觀眾。
作為當晚音樂會亮點的「重唱與小提琴」部分,正是本場主題「弦外遇知音」的特別跨界音樂合作。五首曲目皆是專門為本次音樂創作、改編的作品,其中《夢起大灣》是一首立足於整個大灣區視角的全新創作。無論是對新樂曲的掌握、還是人聲與弦樂之間的配合,都使其成為一場兼具挑戰性和觀賞價值的創造性演出。此外還有鋼琴伴奏張斯悅的傾情助陣,亦為演出增添了許多精彩的成分。
關於音樂會主題「弦外遇知音」,身為「太陽之子」組合成員之一的陳岸如解釋說,「弦表示弦樂器,而『知音』則是有『高山流水』的典故,我們希望通過音樂傳達美好、平和、互相理解、融為一體的含義。」
東莞本土藝術家聯袂獻藝
方奕表示,此次音樂會上「小提琴新星」陳家怡和「太陽之子」男聲重唱組合的聯袂獻藝,既是東莞本土優秀音樂人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也是彰顯東莞藝術形象活力、打造東莞城市文化品牌的活動窗口。這也是東莞在萬億GDP、千萬人口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通過音樂藝術助力「品質文化之都」建設的一種有益實踐。
陳家怡是一位從東莞走出去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曾獲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小提琴比賽第一名等諸多殊榮,還曾擔任上海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副首席。
「家怡長期演奏古典音樂,卻能在短時間內對流行音樂風格把握準確。這跟她的音樂靈性、做事認真的態度、對藝術的執着是分不開的。」「太陽之子」組合如是說。
陳家怡也表示:「這次與『太陽之子』老師們的合作氣氛很好、效率也高,經過大量的共同排練和相互交流,我們嘗試用一些新的想法取代慣性藝術思維,體會到了『製造音樂』過程中的奇妙之處。」
堅持創新融合 煥發音樂藝術靈魂
對於「太陽之子」組合來說,在演出中追求小提琴和四重唱的融合、把人聲與弦樂放在平等的位置進行相互對話,用形式創新來實現兩者的完美配合,則是他們嘗試通過這場音樂會達到的目的。
在談到這場音樂會之後最深切的體驗時,「太陽之子」和陳家怡幾乎同時把「藝術創新」和「更多可能性」放在了首位。他們認為,新的時代下音樂「只有創新才會有靈魂」,這也是城市藝術發展和激發東莞文化活力一個新方向。
「今晚的音樂會簡直太完美了。弦樂與重唱的相遇,確實很有創意。」一位「太陽之子」的歌迷表示,她得知音樂會信息後很早就買了票,一直很期待在大劇院現場欣賞音樂會。
「弦外遇知音」音樂會收穫了市民觀眾的熱烈反響和一片讚譽。前期售票時一票難求,粉絲觀看表演時群情飽滿,網絡直播點讚不斷,都讓這場音樂會成為東莞高品質文化生活的一種典型寫照。(記者 冷運軍)
頂圖:「太陽之子」組合傾情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