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如何援企穩崗、服務企業成為共性問題。安徽省合肥市積極探索「共享用工」的新模式,幫助當地復工企業特別是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招工招聘,取得一舉多贏的成效。
合肥經開區海爾智家合肥工業園區內冰箱生產線(孫軍/攝)
記者從合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參與「共享用工」企業63家,這些企業在2020年共發佈「共享用工」需求崗位7000餘個,引導調劑用工3267人到疫情防控急需的物資生產企業、訂單多的製造企業就業。如此一來,既彌補了製造業人力資源不足,也助力了企業穩定和擴大產能,又促進了勞動者收入水平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疫情之下,企業復工復產多有難處,其中異地員工不能按時到崗成為燃眉之急。2020年2月10日,合肥復工首日,市人社部門發佈《到復工企業就業的倡議書》,倡導各企業採取「共享用工」方式互助共贏。2月20日,首批40名「共享用工」勞動者到海爾集團進行短期就業。
「合肥模式」全省推廣
根據企業用工實際需求,合肥市創新本地企業之間「共享用工」、企業集團內部異地「共享用工」、人力資源機構協調「共享用工」三種模式,通過「政府主導、協會倡議、企業協商、員工參與」,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僅去年2-4月,合肥市就有54家企業參與「共享用工」,調劑用工數2816人,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員工上崗「兩難」局面。
海爾集團所在的合肥經開區參與共享用工的員工共有2792名,占合肥市85%。而且,該區在2020年修訂的加強多層次人才體系建設扶持政策中,新增「共享用工」補助。
依據相關政策,「共享用工」工作滿一個月的,按照400元/人的標準給予員工輸出企業一次性補助。同時,鼓勵區內行業龍頭企業牽頭成立用工餘缺調劑「共享用工」聯盟,對達到一定規模、實際成效顯著的,給予牽頭企業10萬元的一次性補助,用以支持聯盟發展。為此,合肥經開區兌現共享用工補助79.92萬元。
據了解,「共享用工」合肥模式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等欄目重點報道,受到人民日報、新華社、香港商報等多家媒體關注與報道,得到安徽省人社廳的肯定並在全省推廣,示範效應不斷放大。
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逾萬人
「共享用工」是合肥市多措並舉搭平台、穩保就業促發展的剪影。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合肥市舉辦「春風行動」專場招聘會1105場,為3.7萬家次企業和60餘萬求職者提供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發放各類政策宣傳材料66.8萬份;開發約2.2萬個見習崗位,組織約1.4萬名青年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轉撥見習補貼資金約7321.72萬元。
另據統計,合肥市本級開展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活動16場,參會企業734家,提供崗位3萬個。2018年以來,全市共舉辦「2+N」招聘會3936場,參會企業9.3萬家次,提供崗位232.2萬個。
此外,合肥市把公益性崗位作為推動全市就業工作的重要舉措,變「輸血」為「造血」,進一步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努力實現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的目標。截至7月底,全市累計安置公益性崗位就業困難人員11387人,發放補貼7801.06萬元。(記者 柏永 孫軍)
頂圖:合肥市廬陽區海棠街道建華社區先行試點「社區三公里就業服務圈」(孫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