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運河畔,滄桑巨變正在史詩般上演。
北京有史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年均千億級的巨額投資、全球最大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亞洲建築面積最大的交通樞紐、中國北方唯一「五河交匯」的運河金融城、對標最高水準的國際人才社區、高精尖企業雲集的創意設計小鎮……8月27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兩區」建設成果專題發佈會上,記者被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項項創新成果和一幅幅發展圖景所不斷震撼。
發佈會現場
新設企業13213戶 位列全市第二
通州區「兩區」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區委副書記劉東偉發佈會上介紹指,「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實現8000億元投資落地,平均每年上千億的投資,無疑將為各類企業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商業機會;與此相印證的是,1至7月通州區新設企業13213戶、位列全市第二,全區實際使用外資約2.77億美元,外商投資穩中向好。消費市場方面,1至6月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5.2億元,同比增長15.4%。
友好的營商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上田八木、國際財富管理研究院等境內外機構在運河商務區落戶
金融服務業快速發展 配套支持措施
值得關注的是,通州正在通過佈局金融服務業態快速改變外界的刻板印象,一大批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的企業正在向這片熱土匯集:2021年5月,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成功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6月,我國第一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在城市副中心開業;同期,坐擁A股千億市值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三峽集團,攜旗下十五家子公司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綠色金融方面,中美綠色基金、三峽清潔能源公司、北創低碳科技創業投資基金等企業先後引入,北京銀行、中國銀行也先後在副中心設立全市首家、第二家「綠色金融」專營支行;全球金融市場數據及基礎設施領域,全球金融市場數據和基礎設施提供商路孚特中國總部落地副中心;金融人才方面,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正式啟動……
上田八木短資株式會社成立於1918年,歷經百年金融市場,是支撐日本金融市場的重要基石之一。6月11日,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正式落地副中心。
「正是副中心在『兩區』建設中創造出的營商環境,吸引我們落戶北京」,上田八木中國區負責人黃洪表示,「目前,我們剛剛經營了2個多月,每天業務量已達幾百億以上,並且還在向上發展。我們對在副中心發展業務充滿信心。」
對於志在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而言,這樣的階段性成績只是一個開始。此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招商團隊在全市率先上線了「開放通州」中英文招商網站,Facebook、Instagram、Twitter賬號先後開通,一站式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營,還結合疫情期間的復工實際進行了「3場線下招商活動」+「6場線上招商會」的O2O招商模式,被媒體評價為「開創了國內地方政府線上英文直播招商的新格局」。
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湯一原在新聞發佈會現場透露,通州擬於9月6日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舉辦「千年之城,開放新篇」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活動,屆時將有更多與重點企業的合作揭曉。
「千年之城」再續開放新篇 「企業有感」成為政策重點
「通州自古以來就是路通天下、漕運通濟的京畿重鎮,」運河商務區黨組書記、主任林正航在發佈會上表示,「『兩區』政策疊加下的通州,迎來又一次重大歷史機遇期。運河商務區1379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相當於3個上海陸家嘴;2024年底通車的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連接北京兩個機場, 15分鐘到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到大興國際機場、1小時到河北雄安新區;「五河交匯」的優美環境,深厚的歷史底蘊,便利的交通體系,『寧可讓環境等產業,絕不讓產業等環境』的發展理念,正助推通州運河金融城的穩步崛起。」
中關村科技園通州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余龍介紹指,「張家灣設計小鎮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永久舉辦地和主要會場,將遵循『毯式街區』的建設理念。」「我們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大師親自操刀,首次引入了融合5G新基建、物聯網、BIM協同等技術的『智能建造平台』,實現了工程項目全過程數碼化管理,目標是打造工業廠區「存量利用」的示範區。」
通州區金融辦副主任孫國卓介紹稱,通州區與北京市金融監管局在5月聯合印發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進金融業發展措施》,在金融機構開辦費補貼、人才落戶支持、人才獎勵、購租房補貼等方面給予金融機構落戶副中心更有力的支持。截至目前,副中心已經成功落地北京自貿試驗區首批境外機構境內賬戶即期結匯業務、完成北京市場首單供應鏈票據貼現款項發放、在全市率先試行網上「證照聯辦」、發出了全市首張「一照含證」營業執照……
「『兩區』建設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的發力點、重頭戲,」劉東偉表示,「下一步,通州區將進一步深化『兩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一體推進,形成疊加效應。」(記者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