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在遼寧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遼寧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省委新聞發言人王健介紹,建黨百年來,遼寧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特別是改革開放和黨的十八大以來,與全國同頻共振,開放之門越來越大,振興發展取得了新進展新進步,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並強調,遼寧將出通過五年努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的振興發展新局面。
以改革激發澎湃動力
王健介紹,近年來,遼寧把營商環境作為事關遼寧振興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目標,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同時,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了市場活力,近五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近300萬戶;制定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遼寧省屬企業混改面達到61%,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全面完成。並着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遼寧自貿試驗區123項試點任務全部落地,「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重大開放合作平台影響力不斷擴大。
築牢生態屏障 踐行綠色低碳發展
遼寧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高質量發展打造生態、營造環境、積蓄力量。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把維護「五大安全」、擴大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謀劃建設高質量項目群,實現集約式、集群化發展。高度重視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排放,嚴把項目准入關,堅決遏制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衝動。積極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把綠色低碳的要求全面體現到一、二、三產業發展中,具體落實到科研選題、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工作中,為經濟轉型升級增添「綠色動力」。同時,遼寧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大平台建設取得新突破。
發展數字經濟 打造智造強省
王健說,近年來,遼寧充分發揮產業數碼化的場景資源優勢和數字產業化的數據資源優勢,紮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級「老字號」,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裝備製造等產業賦能增效。深度開發「原字號」,對冶金、石化等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改變「煉」有餘而「化」不足、「粗化工」有餘而「精細化工」不足、原材料有餘而增值鏈不足的狀況。培育壯大「新字號」,強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加快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建設。大力引育科技型企業,已培育「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21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900餘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00家。
構建「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遼寧充分發揮瀋陽、大連「雙核」的牽引作用,區域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不斷增強。瀋陽現代化都市圈產業、交通、社會保障等一體化發展機制不斷完善,基本形成1小時經濟圈;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不斷深化,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佔全省的48.9%;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建設開局良好;遼東綠色經濟區建設穩步推進,一批綠色產業集聚區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加快建設。資源型城市轉型取得新進展,撫順西露天礦綜合治理啟動實施,阜新露天礦治理和綜合利用初見成效。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五年間糧食產量年均達到460億斤以上。
多措並舉多點發力惠民
一直以來,遼寧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讓群眾享受高品質生活。「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支出的74.8%用於民生領域,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28.4萬人,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5.3%和7.7%。遼寧是全國率先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省份之一,每10萬人中就有1.8萬多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年,均位居全國前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實現十六連漲。人均預期壽命達79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全國領先水平。完善鄉村振興項目和各類工商資本下鄉項目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收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留白留璞增綠,提升城市發展質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紮實推進藍天、碧水、青山、淨土和農村環保五大工程。
王健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遼寧振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將奮力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重振遼寧雄風、再創遼寧輝煌。(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