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公主嶺市范家屯鎮啟動全員核酸檢測,計劃兩天時間全部完成
1月15日,長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長春市第六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姜洪波通報長春市已發現無癥狀感染者總體情況。公主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公主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對公主嶺市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長春市第六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
據悉,1月14日,全市新增無癥狀感染者6例,均在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現已全部轉運至長春市傳染病院進行隔離醫學觀察。
姜洪波說:「截止14日24時,全市已完成綠園區蓉橋壹號C區,大禹華邦B區,二道區魯輝國際城荷蘭小鎮的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第二輪核酸檢測工作將於近期開展。目前正在組織開展公主嶺市范家屯鎮24個小區、公主嶺市區10個小區全員檢測。」
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姜洪波通報長春市已發現無癥狀感染者總體情況
王剛介紹:吉林省衛生健康委1月13日通報的無癥狀感染者3曾於1月7日下午從長春黃河路客運站乘客車到公主嶺市范家屯鎮。目前,該無癥狀感染者在公主嶺等地停留的密接者中,已檢測出多例無癥狀感染者。截至14日晚8時,參加培訓的38人(包括1名組織者)中,6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經臨床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無癥狀感染者。
公主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剛對公主嶺市疫情防控工作相關情況進行詳細介紹
王剛通告6名無癥狀感染者具體詳細軌跡並介紹公主嶺市採取的防控措施:「公主嶺市出現疫情後,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面落實流調、封閉管控、核酸檢測、風險排查等工作,採取各項措施堅決防止疫情擴大蔓延。」
王剛介紹公主嶺市採取的防控措施,一是完善指揮體系。成立6個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位市級領導牽頭負責,進一步明晰責任、落實分工。二是迅速摸排密切接觸人員。三是落實隔離措施。截至15日中午12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158人、居家單獨隔離72人。四是重點區域封閉管控。對范家屯鎮24個小區、公主嶺市區10個小區,以及華生購物中心四樓美食城、嶺西街道百合診所、征達駕校等重點場所採取封閉管控措施。五是啟動重點人員核酸檢測。截至14日22時,完成范家屯14951人採樣,全部為陰性;完成市區10個小區採樣6491人,全部為陰性。14日晚啟動范家屯鎮10萬餘居民全員核酸檢測準備工作,15日早上8點,正式啟動全員核酸檢測。計劃利用兩天時間全部完成。對密接等重點人員加大檢測力度,對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參加吉林省衛生健康委通報的無癥狀感染者3的培訓授課人員進行第二輪核酸檢測。六是抓預防和救治。堅持一人一策,長春市緊急支援6000份藥物,對密接和次密接人員進行中藥預防和治療。七是開展消殺處置。14日開始對范家屯和市區重點場所、小區街路等進行全面消殺。八是及時向有關地區推送信息。
下一步,公主嶺市將嚴格落實風險地區返、來嶺人員管控措施。王剛說:「凡中高風險地區返(來)嶺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次核酸檢測」管控措施;凡有疫情報告的重點地區返(來)嶺人員,必須持有3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嚴格落實非風險地區返(來)嶺人員報備制度。即日起,省外、省內有疫情報告地區返(來)嶺人員要立即向所在社區(村屯)報備,並配合屬地嚴格落實相應風險等級管控措施。對因瞞報、謊報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嚴格落實境外返(來)嶺人員管理措施。境外返(來)嶺人員或親屬要提前向所在社區(村屯)報備,實施「點對點」閉環管理。嚴格實行「14+14」「14+7+7」集中或居家單獨隔離管控措施。嚴格落實發熱病人規範就診措施。診所、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不得收治發熱病人。藥店出售的相關藥品嚴格登記購葯信息。發熱病人必須到發熱門診就診。」
王剛說,公主嶺還將嚴格管控聚集性活動,禁止舉辦婚喪嫁娶等群體性活動,「居民網購收到郵件、快遞時注意做好消毒,避免接觸感染。嚴格控制聚集性活動。」
下步,長春市將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決做到「五個從嚴」「三個確保」,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有效落實「四早」措施。在最短時間內管控所有的密接、密接的密接,加快核酸檢測速度,及時發現傳染源,早期進行有效救治,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二是堅持人物同防,對重點場所和高風險人群主動做好監測檢測,全面落實全流程消殺工作。
三是加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力度,推動重點人群快速有序接種。
四是及時開展疫情科學研判,提前做好人員、物資、場地準備,以應對疫情的進一步發展。
當前長春市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工作這根弦。提醒廣大市民要嚴格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出入公共場所、交通場(站)要佩戴口罩。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或自境外返回人員一定要主動向社區和單位報告,並配合社區做好排查、管控和檢測。要加強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要及時佩戴口罩前往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務人員旅居史、接觸史。(記者 冀文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