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歙 [shè]硯—飛天硯,搭乘神舟九號太空船上了太空;2013年,硯石—蛟龍硯,隨著蛟龍號深潛太平洋,實現了‘九天攬月,五洋捉鱉’。”日前,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縣委書記李忠再次出鏡《中國推介》欄目,化身歙縣“代言人”向全球推介徽墨歙硯。
中共歙縣縣委書記李忠
“歙縣是中國歙硯之鄉、中國徽墨之都、徽商之源。”歙縣,秦時建縣,至今已有2240多年的歷史,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文化燦爛、名人輩出。這裏是徽文化的發祥地,走出的徽商,創造了“無徽不成鎮”的歷史傳奇。
李忠介紹,作為文房四寶中著名的徽墨和歙硯,徽墨始於唐末,當時的墨務官李廷珪採用黃山松煉煙制墨,品質上乘。徽墨用於書畫創作,可保作品墨色千年不褪,有“一點如漆、萬載存真”的美譽,被歷代文人、收藏家和鑒賞家視為至寶。可謂“黃金易得,李墨難求”。
中共歙縣縣委書記李忠(左4),歙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孫潔女士(左3)與欄目工作人員合影
歙硯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產生於漢晉,有羅紋、眉紋、金星、金暈等100多個品種。俗話說,“武士愛劍,文人愛硯”,製作歙硯的石料十分講究,石質堅潤,紋理縝密,用手觸摸,細滑如嬰兒肌膚,貯墨多日不幹,被南唐後主李煜贊為“天下之冠”。李忠說,如今,徽墨歙硯的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世界各地的書畫愛好者、收藏家所珍愛。
徽州古城 聞名於世
“名城歙縣,名有一座城。”李忠說,歙縣有一座古城,名叫徽州古城。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古城裏的古街、古巷、古井、古橋、古塔、古壩、古民居、古牌坊,星羅棋佈,蔚為壯觀。橫跨中和街上全國唯一的許國石坊,橫臥練江的漁梁石壩,是徽州古城的文化符號;古城內的代表性建築—— 徽州府衙,始建於元末明初,2009年,在原址上對徽州府衙進行修復,是徽派建築的扛鼎之作,獲中國建築行業工程品質最高獎“魯班獎”。現在的徽州古城是國家5A級景區,是讓遊客瞭解徽文化的集中展示區。
“名城歙縣,名有一條江。”歙縣有一條江,名叫新安江。她是歙縣人民的母親河,有著“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之稱。清代詩人黃仲則贊曰:“一灘複一灘, 一灘高十丈。三百六十灘,新安在天上。”李總說,隨著新安江流域的保護和開發,逐步形成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的立體生態格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兩山”理論的實踐成果,正在這裏逐步顯現。新安江流域月月有花,季季有果,泛舟江面,江水澄碧,茶果飄香,有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
“名城歙縣,名有一商幫。”李忠介紹,歙縣有一個商幫,叫做徽商。歷史上,“七山一水一分田, 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地理樣貌,迫使著歙縣人背井離鄉,向杭州、上海等都市尋求更好的發展機遇。徽商秉持著“誠信”、“戒欺”的理念,輝煌明清400多年,為創造博大精深的徽文化提供了堅實的經濟保障。
“名城歙縣,名有文房四寶。”歙縣是文房四寶中的歙硯、徽墨的發源地、主產區。歙硯始於漢,馳名於唐,之所以聞名於世,在於硯石的優異和製作的精美,因“其質堅麗, 呵氣生雲,貯水不涸”,被南唐後主李煜視為“天下之冠”。徽墨始於唐末,有“落紙如漆,經久不褪,香味濃郁”的特點。歙硯徽墨製作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歙縣這座千年古城,古老而又年輕,是徽州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綜合性傳習中心,是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也成為海內外遊客嚮往的旅遊目的地。”李忠說。
資源富集 山水澎湃
據介紹,歙縣北倚黃山,東臨杭州,南連千島湖。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年,是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經濟學家王茂蔭,新安畫派奠基人漸江、黃賓虹,經學大師吳承仕,教育家陶行知,音樂家張曙等歷代名人都誕生於此。現有國家級非遺5項,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名鎮1處、名村3處、名街1處。“古建三絕”中的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遍佈城鄉,有“中國牌坊第一縣”之稱。
徽州古城一瞥
歙縣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1處國家森林公園(徽州國家森林公園),擁有A級以上景區11個,其中5A級景區2個(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4A級景區2個(新安江山水畫廊、雄村)。
區位優越。歙縣毗鄰杭州,東向發展、承接產業轉移優勢明顯,皖贛鐵路橫貫東西,徽杭、績黃高速和已動工的黃千高速直達縣境,京福高鐵和黃杭高鐵均在歙縣設站,國家級文明樣板航道——新安江航道直通千島湖。
歙縣名片眾多,先後榮獲全國文明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名優茶之鄉、中國特色竹鄉等諸多榮譽。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她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神奇之美。除了徽墨歙硯,徽州雕刻、新安畫派、新安醫學、徽派盆景、徽劇、徽菜也影響深遠。”李忠表示,非常期待和海内外朋友們一起相約徽商之源、名城歙縣。我和50萬熱情好客的歙縣人民,歡迎您的到來!(記者 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