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特别报道

福建泉港:一曲產城融合的華章,一座石化新城的蝶變

2020-12-06
来源:香港商報網
    福建泉港,因良港而得名,因石化而興城。今年12月,福建泉州市泉港區迎來了建區20周年。
 
石化基地展宏圖 陳曉龍 攝
 
    20年不長,自2000年掛牌成立,泉港區便以後浪搏擊、迅雷之勢跟上了時代步伐。
 
錦繡湖美景 陳曉龍 攝
 
    20年不短,足以見證這座東南小城在湄洲南岸孕育,等待一位「少女」初長成。
 
    風雨二十載,泉港一路奮進、一路奔跑,立足產業優勢,以改善民生為落腳點,交出一份百姓滿意的厚重答卷。
 
    憶往昔,昔日的鹽鹼地、海灘涂、旱坡地,已換了新顏。看今朝,立於泉港城市規劃展館里,錦繡湖、產業園、新城區科學布局,一座石化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石化版圖從零到人均GDP泉州市第一
 
    最初,因應國家鼓勵沿海有條件的地區發展石化產業和福建省布局重化產業的戰略需要,泉港踏上了「石化興城」之路。
 
    從1993年福建煉油廠建成投產,到2009年煉油乙烯一體化合資項目建成投產,再到如今的石化產業集群。目前,泉港石化工業園區,規劃面積達29.6平方公里,已開發利用18.84平方公里,2019年石化產值達1111億元,2013~2020年連續8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20強,是福建省內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條件最優越、產業生態最成熟的石化基地。
 
    如今,泉港是中國石油化工園區、國家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園區和福建省十大新增長區域、千億產業基地。2019年人均GDP居福建省第3位、泉州市第1位。
 
    未來,泉港區將持續秉承「大項目—產業鏈—產業群—產業基地」的理念,全力推動石化產業加速集聚。
 
    新城建設實現「提品質」「高顏值」
 
    泉港基礎設施基本從零起步。建區以來,泉港累計投入產城融合資金達50億元,中心城區建成面積擴大到12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的城市核心區初具規模,城市形象明顯改觀。
 
    飛速發展之下的泉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為徹底解決「廠村混雜」的歷史遺留問題,在石化廠區和居民生活區建設綠化隔離帶。2017年,泉港啟動石化工業區安全控制區項目,涉及3個鎮17個建制村,約5.3萬人,斥資約355億元。為做好安征遷工作,泉港區加快城市組團式發展,辦理預售房地產項目77個,上市房源建築面積358萬平方米,最大限度滿足動遷群眾房票安置購房需求。
 
    20年來,泉港基礎設施配套逐步完善,錦繡公園、玉笏朝天公園、紅星生態園等項目多點開花。從建區時的弱基礎,到如今的品質新城,泉港城市變化正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

    「民生投入是一條大幅上升的曲線」
 
    「翻開泉港區的『賬本』,民生投入是一條大幅上升的曲線。」泉港區委書記梁炳輝坦言。
 
    建區20年來,泉港傾心為民。公共財政資金逐年向民生領域傾斜,每年80%以上本級財力投入社會事業。
 
    鄉村振興紮實推進。全區市1501名貧困戶提前「摘帽」。12名先進村支書組建「村支書導師團」,為掛鈎貧困村發展理思路、找路子、出對策;建成7個區級特色扶貧基地,帶動村財和農戶增收。
 
    社會保障穩步提升。逐步完善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大病醫療救助為重點,生活、住房、教育、法律、就業和臨時救助為補充的社會救助體系。量身打造老年版「夢想之家」,對全區737戶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化改造,每戶補助1000元。
 
    醫療體系不斷健全。2016年,泉港區「嫁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資源,組建「醫聯體」;2018年打通省、市、區、鎮、村的「3+2+1+X」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群眾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優質的省級優質醫療服務。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泉港先後榮獲「中國海港文化之鄉」「中國北管音樂文化之鄉」「中國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等榮譽稱號,並擁有3個中國傳統村落、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鄭成文 曾君越)
 
 
[责任编辑:郭昕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