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特别报道

廣西:科技創新引領中國-東盟協同發展

2020-11-27
来源:香港商報

 第8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開幕式現場

 11月26日,第8屆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以下簡稱「東創會」)在廣西南寧召開,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科技部長通過「雲」端形式發表致辭,中國與東盟國家科技系統均表示致力於共同推動中國與東盟的科技創新合作。

 科技為基,創新為魂。在中國與東盟攜手抗疫的新形勢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廣西將持續以科技創新作為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先手棋」,聚焦重點領域,深化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區域創新協同發展,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第2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現場

 大平台:面向未來互利共贏

 本屆東創會以「開放創新賦能未來」為主題,保持大會科技官員的高規格出席,與此同時,首次設置嘉賓省,凸顯南寧渠道優勢。開幕大會上,促成了一批重點創新合作成果: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曼谷創新中心、中泰東盟創新港將進行雲揭幕,作為中國首個位於東盟國家的離岸創新孵化示範載體,將打造成中國與東盟開展科創新技合作的標杆;中國-東盟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的揭牌,將為中國與東盟提供空天地海一體化的空間信息服務體系;與泰國、老撾、柬埔寨等東盟各國共同建立科研平台和聯合實驗室。除了開幕大會,11月26日至30日,東創會期間還將舉辦第2屆10+3青年科學家論壇-聯合實驗室創新合作、中國-東盟先進技術專題對接會、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等系列活動。

 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重要主題活動之一,東創會已成功召開了7屆。7年來,東創會積極服務於中國與東盟國家間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的交流對接,有效推動了區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

 東創會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科技主管部門高層積極互動交流的平台。7屆東創會累計邀請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科技主管部門68位部級領導率代表團出席大會,就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科技政策環境、合作機制、工作模式等達成多項共識,形成了穩定的中國和東盟各國科技領域合作磋商機制。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

 東創會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建設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並不斷夯實。中國與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文萊、馬來西亞、菲律賓東盟9個國家建立「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並與7個國家組建雙邊技術轉移聯合工作組。

 東創會不斷擴展外延,融入新的國際合作機制。引入了東亞峰會框架下的新能源論壇,舉辦了東盟與中日韓(10+3)青年科學家八桂行活動,進一步鞏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科技人文交流與合作機制。

 東創會促進中國及東盟國家機構和企業的務實合作。共舉辦了13場論壇及研討會、27場專業領域技術對接會,展示推介項目累計2700多項,促成中國與東盟國家間在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項目簽約及意向簽約達200多項。

 東創會促成一批重要科技合作成果簽約,共簽署了80多個中國-東盟重點創新合作項目,有效推動了區域科技創新一體化發展進展。

 中國-東盟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揭牌

 大手筆:服務全國對接東盟

 2013年,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從誕生伊始,便被賦予了新的重大使命。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希望中心做足全國創新資源與東盟區域國際市場創新資源的有效對接工作,把全國適宜東盟發展的技術通過廣西這個橋頭堡和窗口輻射到東盟國家,同時把東盟國家適宜國內發展特別是廣西發展的技術,通過廣西這個橋樑轉移到中國市場。

 多年來,廣西深耕細作,不斷技術轉移服務體系,不斷擴大中國-東盟創新合作「朋友圈」。與泰國、老撾等9個東盟國家分別建立了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與7個東盟國家組建了技術轉移聯合工作組。同時,建立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跨國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協作成員數已達2400家,其中三分之一成員為東盟國家,也吸納了巴基斯坦、印度、以色列、埃及等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

 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於2016年7月揭牌運營,目前累計聚集325家創新企業,落地以色列納安丹吉、東軟南寧、東華雲數據、聖堯航空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落地瑞聲科技、浪潮、聯東U谷等17個產業化項目,成為面向東盟的科技門戶、廣西信息產業高地。在今年11月份舉行的2020中國-東盟高新技術產業合作發展大會上,中關村信息谷科技園項目簽約,領駿智能家居電子產品研發生產基地、順五集成機器人研發裝配基地等一批項目落地南寧。

 科技人文交流日漸頻繁和深入。廣西推進「東盟傑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入桂工作計劃」,引進東盟籍科技人才。入選傑青中擁有博士學位的達到90%,他們來自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埃及、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尼日利亞等國家,均為所在國科研一線青年創新人才,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環境保護、空間與海洋、現代農林業等重點發展領域。

 科技園區合作方興未艾。廣西面向東盟建立科技創新「新高地」,加快籌建中國-東盟科技城,在東盟國家建立了中越邊境農業科技走廊、中國-老撾合作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等12個農業科技園區,並聯合有關科研院所等在9個東盟國家建立了20個聯合實驗室或創新中心,海世通(文萊)深遠海網箱養殖國際研發中心、中馬北斗應用聯合實驗室等多個創新中心,對促進中國與東盟技術轉移、東盟各國科技經濟發展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為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形成廣西創新發展新優勢,廣西還出台了《廣西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爭取到2020年實現「六個一百」工作目標,力求利用廣西與東盟國家的區位優勢及良好合作基礎,深化同以東盟為重點的「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科技合作交流。

 5個合作項目在第8屆東創會進行雲簽約

 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先進技術展在南寧舉辦,共有120多家企業及機構帶來350多個先進適用技術項目成果參展。

 大合作:花開全域 屢結碩果

 回憶起2019年,中國東信及印尼、老撾、緬甸和菲律賓簽署的《共建中國-東盟互聯網應用聯合創新中心》合作協議,廣西科技廳副廳長蹇興超直呼恰逢其時。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在馬來西亞,中國東信自主研發的流連俠APP集eSIM無卡通信及流量充值、水電煤生活繳費、在線遊戲娛樂等多功能於一體,頗受馬來西亞民眾歡迎;在老撾,中國東信為老撾政府即時通信軟件新開發了視頻會議功能;在菲律賓,中國東信成功推廣自主開發的智連雲平台。

 廣西傳統藥材資源豐富,且與東盟國家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在藥材上能與東盟形成資源互補。在此基礎上,廣西藥用植物園與老撾衛生部傳統醫藥研究院簽署了《共建中國-老撾傳統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協議,實現了兩國與東盟地區其他國家傳統醫藥學術界和產業界的互聯互通,是中老聯合組建融匯優勢資源的傳統藥物研發與利用的重要平台。

 南珠養殖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開放發展與互融互通成為必然。中國-馬來西亞貝類(國際)聯合實驗室的建立,使得中馬雙方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構建了豐富的貝類活體種質資源庫,培育出了合浦珠母貝新品系,極大地推動了南珠產業在東盟珍珠主要產區的技術升級。

 南寧‧中關村雙創示範基地。

 廣西是中國唯一一個沿海的自治區,區位優勢獨特。中國-東盟綜合交通國際聯合實驗室致力於「區域交通發展戰略及協調發展技術」「綜合交通模擬仿真技術、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綜合交通大數據及其應用」「新型交通方式及工具開發與應用」4個研究方向,為廣西打造和周邊省份以及東盟國家互聯互通便捷高效的智慧交通系統保駕護航。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廣西與東盟各國海陸相連,人種和生活習慣均有相似性,醫療健康問題值得共同研究。中國-東盟泌尿系疾病防治聯合創新中心與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5國圍繞結石、腫瘤等泌尿外科重大疾病和常見疾病,開展基礎與臨床醫學研究。

 農業合作的領域更為廣泛,聯合實驗室建設、技術開發、應用示範、對接培訓及科研人員往來已成常態。中越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控聯合實驗室便是一個合作典範,雙方開展農作物主要病蟲害普查、鑒定和綜合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切實保障區域作物安全和生態安全。

 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曼谷創新中心作為中國首個位於東盟國家的離岸創新孵化示範載體--中泰東盟創新港,通過泰國向東盟國家轉移中國技術成果,同時廣泛推動東盟各國的優秀科技成果到中國轉移轉化,成為中國與東盟雙向互動的創新合作平台。(蔡寧 唐琳)

[责任编辑:朱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