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黔東南州雷山縣一年一度的「苗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賓朋集聚雷山歡度苗年。
據悉,雷山是中國歷史上苗族五次大遷徙的主要聚集地,被譽為「苗疆聖地」。擁有苗年、苗族蘆笙舞、苗醫藥等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裏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郎德上寨;有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有蚩尤魂系的家園——陶堯;有銅鼓舞的發源地——掌坳;有天下短裙苗第一寨——新橋;有織錦的故鄉,中裙苗聚居地——甘益;有別具一格的百鳥衣苗寨——也蒙,有巧奪天工的銀飾鍛造技藝「銀三角」美譽的——控拜、麻料、烏高銀匠村,有保持着以杉木殼蓋頂的百年吊腳樓群陡寨,全縣三百多座苗寨古村落依山而建,形成了雷山苗族區域多姿多彩的文化,使雷山成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貴州十大最有影響力風景名勝區」、「中國苗族銀飾之鄉」,成為享譽世界的苗族文化展示中心。
良好的生態,古樸濃郁的民族文化,成為雷山一把打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金鑰匙。豐富多彩的資源,孕育着雷山旅遊發展的巨大潛力。雷山順勢而為,以打造全國旅遊名縣為目標,全力發展民族文化旅遊業,旅遊成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助推器」。2014年以來,全縣接待遊客人次年均增長26.1%,旅遊綜合收入年均增長32.15%。依託生態和文化資源優勢,當地群眾吃上山地鄉村旅遊飯。
文化旅遊產業的強勁發展,輻射和帶動全縣農民發展茶葉、小黃牛、黑毛豬、中藥材、林下雞等特色產業發展。茶葉種植面積由先前的7萬畝迅猛發展到16.24萬畝,實現了雷山人均一畝茶,去年雷山農民可支配收入中茶葉就佔去三分之一。
坐山出道,用文探路,借智掘金。雷山縣委、政府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用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聚力匯智打造國內外知名苗族文化旅遊目的地,以此為方向標,推動全域旅遊化,全縣景區化,走產城景融合,農文旅一體化的「一業帶三產」發展新路徑,力爭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記者 許入介 鄧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