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辽宁 > 特别报道

聚集「文化+」新動能 賦能高質量發展 瀋陽用文化鑄造城市靈魂

2020-11-19
来源:香港商报

瀋陽故宮大政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要使民族振興,必將復興其文化」,並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國各城市正加速擁抱「文化+」時代。

 經過近年來發展,瀋陽正走上一條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文化+商旅、文化+科技、文化+體育、文化+工業等文化與多領域跨要素、跨行業融合勢頭正勁。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瀋陽在2019年12月提出要集聚「文化+」新動能,保護好挖掘好歷史文脈,打造核心商業區,不斷豐富新業態,把文化資源轉化為生產力、競爭力和影響力。

 「大文化」統籌產業融合

 在瀋陽市瀋河區,一個令人矚目的步行街改造項目剛剛落下帷幕,一條近400年歷史的皇城老街成為活躍在當下時尚網絡中的「新晉網紅」。這就是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瀋陽中街塑造的一項新紀錄——年社消額達135億元。此次的改造已成為瀋陽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實現現代服務業突破的標杆性、樣板性項目。

瀋陽中街夜景

 遼寧省委常委、瀋陽市委書記張雷提出,憑藉瀋陽優厚的文化資源,突出清文化、民國文化、抗戰文化、工業文化四條主線,大力培育文化新興業態,形成振興東北的新動能。這樣的思路也貫穿在瀋河區的產業實踐中,以「大文化」為統籌,瀋河區的文商旅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素有「整部清前史、半部民國卷」的瀋河區,擁有多處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旅遊景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年接待遊客超過300萬人次,並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以來,瀋河區提出用文化融合產業、用文化涵養價值、用文化連接世界,深入挖掘瀋陽中心城區的歷史文脈與底蘊,形成了具有瀋河特色的「一核、兩帶、四區」的「文化+」創新格局。其中將「盛京皇城5A景區創建」作為「文化+」的核心任務,制定《瀋河區「盛京皇城」文商旅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金廊創意文化產業帶、渾河左岸文化產業帶為依託,以文化產業園區、特色樓宇等為載體,加快推動瀋河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跨界融合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文化+園區」戰略,?力打造文化金融區、文化旅遊區、文化商貿區、文化科技區。通過文化+業態、文化+園區、文化+項目,瀋河區不斷擴大文化企業項目增量,釋放新動能。2020年上半年,瀋河區已培育新增規上文化企業5個,新建文化產業園8個,引入重點文化產業項目22個。到目前,瀋河區共有市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3個,文化企業2945戶。

 以「文化+」產業融合為發展路徑的,還有這個十一國慶假期人氣爆棚的瀋陽「老北市」,通過老業態、老字號、老物件等時尚元素相結合,構建瀋陽文化地標的同時,導入演藝劇場、品牌型文化項目、老字號飯店、特色民宿、酒文化等,打造一個多功能的「文博園」……在瀋陽,這樣的實踐還有很多,他們從設計者的筆端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實踐,最終融匯到百姓生活中,內化為這個城市最為豐厚的文化內涵。

盛京中街開街儀式

 全域聯動構建新格局

 國際化的當代設計元素混搭傳統的工業廠區,斑駁陸離的紅磚牆以及隱約可見標語口號的老廠房與最具時尚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交相輝映——這些獨特的文化符號都標注出,這裏就是瀋陽市鐵西區。從承擔?打造工業文化新地標重任的鐵西紅梅文創園,到躋身時尚地標的「奉天工場」,再到「以藝術為核心」的1905文化創意園,鐵西區將「工業文化+」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瀋陽,是中國工業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鐵西區則是這裏最具工業屬性、承載工業文脈的地標。鐵西區有着百年工業歷史,有「共和國裝備部」之稱,曾創造出200多個「共和國工業第一」,富有年代氣息的工業符號就是鐵西工業文化的烙印。如今,「工業文化」是鐵西的主流文化,「工業遺存」已成為鐵西工業文旅的獨特風景線。

中國工業博物館

 正鑒於此,在鐵西區「工業文化+」的城市規劃中,將全域定義為「永恆運轉的工業城市博物館」,旨在實現文旅產業發展全域聯動,形成以工業文化旅遊產業為主線的鐵西全域文旅產業發展新延伸。這裏也將成為瀋陽打造「文化+」全域聯動發展格局的一個新起點。特別是在工業遺存文化創意聚集區建設上,鐵西區已初步劃定了70萬平米工業遺存保護區,對14處工業遺存實施保護、修繕、再開發和再利用,創新工業遺存產業化發展模式,深度開發工業遺產價值,講述工業遺存故事,衍生工業遺存文化產品,構建工業遺存文化創意聚集區。目前,中國工業博物館、工人村生活館、1905創意廣場、奉天記憶民國風情文化園、紅梅文創園等已在開門納客,奉天工場文創園南廠區、鐵西夢工場文創園等多個文創園正在緊張的施工建設中。此外,特別是由中德發集團牽頭成立的瀋陽鐵西文旅產業發展基金,將以1億元文旅產業發展資金作為培育種子資金,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形成每年15億至25億元旅遊項目投資能力。未來,鐵西區將致力打造全球工業文化產業的樣板工程,擦亮「工業文化之都」的鐵西品牌。

 去年以來,瀋陽編制了工業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開展工業旅遊資源的普查與認定,「瀋陽工業博物館鑄造館」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名錄。開發了「追尋工業火紅年代」等工業旅遊產品,推動瀋陽工業博物館等14處工業遺存及工業文旅項目建設文化創意聚集區、夜經濟體驗區。就在10月下旬宣布開幕的首屆中國·瀋陽文創賽上,文創作品的遴選中就包含有工業設計的內容,大賽更是鮮明指出要致力夯實「文化+」基礎,打造瀋陽文創新IP,推動瀋陽文創產業發展,形成推動瀋陽新時代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歷史文化名城 瀋陽之多樣城市名片

 人類生活史可追溯至11萬年前、建城史追溯至2300多年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瀋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更是中國工業史上的重要一頁。自1986年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來,瀋陽持續開展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相關工作,健全法規體系,推進遺產資源保護利用。特別是在2019年底,瀋陽宣布以實施88個文化項目為抓手,搶救性保護瀕危文物和歷史建築,突出遺產資源活化利用,傳承延續城市歷史文脈,打造以清文化、民國文化、抗戰文化和工業文化為鮮明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之都。

瀋陽奉天工場露天電影

 如今,徜徉在瀋陽的文化地標中,紅牆碧瓦的清初宮殿陵寢、中西合璧的張氏帥府、打響抗戰第一槍的北大營遺址、「鐵流凝變」的各類老工業基地工業遺存……一系列珍貴歷史資源空間載體,為瀋陽烙上深厚的文化印記。這便是瀋陽與生俱來的城市氣質,也是一張厚重而滿載民族歷史的城市名片。

 與此交相輝映的,是瀋陽致力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而迸發出的四射活力,這種活力正來自於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69個重點建設項目正成為這個城市初冬中最繁忙的景象,其中位於蘇家屯的恆大文化旅遊城項目已初具形象進度,作為恆大旅遊集團在東北的首個國際文化旅遊綜合體項目計劃將於2025年竣工,未來這裏將建設童世界樂園區、文化旅遊商務區、休閒生活居住區三大功能區,並將成為輻射東北、年吸引遊客2000萬以上、年消費金額400億以上的全球頂級文化旅遊勝地。「文化+」產業融合也將成為瀋陽最具活力與文化內涵的城市新名片。

張氏帥府博物館

 同時,活力還來源於因文化而生的不竭動力。今年以來,瀋陽推動文化與各領域深度融合,推進44條商業街升級功能業態、推動194個大型零售設施開發商業綜合體等工程讓文商旅深度融合,更推動了疫情下文化市場的復蘇。啟動文化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項目,打造8個智慧博物館項目,讓「文化+科技」走深走實,文化創意產業從業者已發展到2000餘戶,形成了11大類121個小類旅遊商品生產和經銷能力。瀋陽國際馬拉松、瀋陽國際舞蹈節、國際冬泳邀請賽、國際登山節、全國田徑錦標賽、世界田徑錦標賽甄選賽、「和平盃」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等一系列自主品牌賽事與體育交流活動讓「文化+體育」彰顯出古城的青春活力。在全球市場中嶄露頭角的瀋陽文旅裝備製造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讓「文化+工業」的觸角遍及各門類。(文/ 王藝橋)

[责任编辑:蒋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