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9月11日,記者從廣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池專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河池市作為廣西乃至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全面落實“核心是精准、關鍵在落實、確保可持續”的要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重點領域,大力弘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河池精神,舉全市之力,攻堅克難,強力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新聞發佈會現場
據瞭解, 2015年底,河池市有69.1萬貧困人口(另外:2016年以來,全市共動態調整新增7.47萬人),貧困發生率20.16%;有817個貧困村(其中有430個是深度貧困村、有45個是極度貧困村),占全市行政村總數(1497個)的45%;有7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3個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或“天窗縣”。
大化古江安置區
河池市委書記何辛幸在發佈會上表示,2016年至2019年,全市累計實現70.22萬貧困人口脫貧、625個貧困村出列,7個貧困縣(區)順利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20.16%下降到1.86%,下降了18.3個百分點,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為今年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全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何辛幸還表示,河池充分利用深圳對口幫扶的特殊紐帶關係,廣泛發動各方力量,聚焦深度極度貧困地區,與深圳市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協作合作。河池先後共獲得廣東省和深圳市扶貧協作資金14.75億元,實施援建專案597個,直接受益貧困人口29萬多人,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河池還依託世界長壽之鄉的品牌優勢,謀劃啟動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上升為粵桂兩省區扶貧協作和區域合作重點工程,已完成投資33.8億元。
“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根據河池的實際情況,精心謀劃實施了‘十大百萬’扶貧產業工程,真正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大石山區發展的產業扶貧新路,我們將繼續把‘十大百萬’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先手棋,培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構建新型鄉村產業體系,加快推進‘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變。”河池市委副書記、市長唐雲舒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
此外,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目前河池還剩羅城、都安、大化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192個貧困村、6.35萬貧困人口尚未脫貧摘帽。河池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的重要指示精神,答好疫情“加試題”,下足精准扶貧“繡花”功夫,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貧困群眾在全面小康中掉隊,確保與全國、全區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馨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