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上半年江蘇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占江蘇全省12%。8月18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周年新聞發佈會上,江蘇省商務廳廳長趙建軍介紹,江蘇自貿試驗區去年8月設立以來,探索實施全國全省首創改革舉措60餘項,形成11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項在全國面上推廣。
8月18日,江蘇省政府舉辦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一周年新聞發佈會。記者 宋璟 攝
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
趙建軍介紹,江蘇自貿區去年8月設立以來,着力推動開放發展提質增效,探索實施全省首創改革舉措60餘項,形成115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項在全國面上推廣,4項在國家相關部委完成備案,第一批20項改革試點經驗和20項創新實踐案例在省內複製推廣。一年來,江蘇自貿區改革任務加速落地,開放發展動能強勁,創新活力充分釋放,產業基礎有力夯實,長效機制初步建立。
據悉,截至6月底,江蘇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2.91萬家,其中外資企業近300家。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4.7億美元,佔全省12%。今年上半年,自貿試驗區完成進出口總額2468.7億元,佔全省13%。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一直是海關自貿試驗區改革的重中之重,通過持續優化業務流程,6月份我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8.03小時、3.41小時,均比作為基準指標的2017年當月時間壓縮50%以上。」南京海關黨委副書記、副關長陳建東介紹,南京海關通過支持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設,實現鐵路出口轉關單自動核放,鐵路進出口通關效率提升50%以上。推出空運直通港通關新模式,國際航運貨物在上海浦東落地後直接送達蘇州片區內工廠,全程僅需12小時,平均提速6小時,降低企業成本15-25%。
「1+3+N」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近期,江蘇省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關於支持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和省自貿辦分別印發了第一批在江蘇省內複製推廣的20條改革試點經驗和20項創新實踐案例。
據悉,《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立法工作進展順利,初定於9月下旬一審。以江蘇省級行使的依申請六類權力事項為基礎,一次性賦予自貿試驗區273項省級管理事項。省、市層面和自貿片區共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文件110份,以《若干意見》為總領、以3個設區市支持政策為主幹、以相關部門專項支持政策為支撐的「1+3+N」政策體系初步形成。
《若干意見》結合三大片區發展實際和特色優勢,提出支持南京片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與自貿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國際重要創新策源地;支持蘇州片區充分發揮中新合作優勢,持續加大開放創新力度,推動高水平開放和高層次創新深度融合;支持連雲港片區充分發揮「一帶一路」開放門戶優勢,加快港口、碼頭、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中歐班列、陸海聯運,打造亞歐重要國際交通樞紐。
20項改革經驗+20項創新案例全省推廣
據悉,此次江蘇第一批複製推廣的20項改革試點經驗中,「政府職能轉變」5項,包括「雙創」企業住所信息集中申報、「客戶視角」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多元共治」環境治理集成改革、海事政務閉環管理、非訴訟糾紛化解「管家服務」等;「深化投資領域改革」1項,即新興產業用地「10+N」彈性出讓;「貿易便利化」5項,包括創新生物醫藥集中監管與公共服務模式、企業保稅賬冊誠信自報、「空運直通港」快速通關、「互聯網+」公路運力交易、非保稅貨物監管便利化等;「金融領域開放創新」3項,包括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小微企業「鑫聯稅」、海關信用「關助融」等;「實體經濟創新發展」3項,包括高層次人才舉薦「直通車」、「離岸雙創」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專利精準導航助力產業集成創新等;「服務國家戰略」3項,包括「中歐卡航」、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邊檢邊卸」實時監管等。
第一批在江蘇全省學習借鑑的創新實踐案例中,「政府職能轉變」5項,包括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行政審批「2330」改革、虛假註冊快速撤銷、境內外律所「多元複合式」聯營、企業登記住所信息聯網查驗等;「深化投資領域改革」 1項,即企業境外投資服務創新;「貿易便利化」8項,包括自產出口產品保稅維修試點、智慧物流服務平台助力貿易便利化、進口研發(測試)用未註冊醫療器械分級管理、保稅檢測區內外聯動、「港航通」特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多式聯運」一站式監管服務、保稅混礦業務新模式、二手集裝箱交易規範化等;「金融領域開放創新」2項,包括打造「五層級」基金街區、打造資產數碼化應用新場景等;「實體經濟創新發展」2項,包括「凝芯聚力」推動全產業鏈發展、知識產權刑事案件權利人訴訟權利保護等;「服務國家戰略」2項,包括國際班列(過境)集裝箱「船車直取」零等待、中亞過境貨物監管新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