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7月27日,雲南省召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佈會保山專場,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保山累計實現91339戶381897貧困人口脫貧,413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隆陽、施甸、龍陵、昌寧4個貧困縣(區)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13.02%下降到0.49%。
新聞發佈會現場
中共保山市委書記趙德光介紹,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剩餘貧困人口2758戶10112人,穩定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如期實現全市整體脫貧勝利在望、勝券在握。
保山市全面實施「精準方略」,始終在精準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計實施扶貧項目1.25萬個,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9.13萬戶。「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扶貧資金445.09億元,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的資金保障。制定「一戶一策」幫扶計劃,綜合採取政府幫扶、企業幫扶、社會幫扶、致富帶頭人帶動等多種方式,形成了有條件戶「戶戶有產業,一戶多人幫」的工作局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派出1.08萬名工作隊員駐村開展扶貧工作,939個掛聯單位3.37萬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9.41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
保山扶貧產品展示
保山市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堅持「大小結合、示範引領」的原則,全面提高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設立2億元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推進10個萬畝規模農業示範區、10萬畝優質蔬菜、100萬頭肉牛、300萬頭生豬等規模化種植養殖基地建設。目前,全市有序流轉土地51萬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81個,參與產業扶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913個,帶動貧困戶90314戶332393人,產業覆蓋率達100%。積極支持引導貧困戶實施小養殖、小庭院、小作坊、小買賣「四小工程」,讓每戶貧困戶都能參與一個或多個增收產業。
保山扶貧產品展示
保山市將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貧困群眾脫貧的信心和能力。「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754所學校1389個新建項目;建立「控輟保學」機制,義務教育實現階段性動態清零;加強與省外中等職業學校對接,共輸送貧困戶子女2487人到上海中等職業學校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職業技能培訓,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在全市開展「自強、誠信、感恩」教育。施甸縣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按照「還權於民」和「五個群眾說了算」思路,探索出一條「評星定級」破解之道,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等靠要」思想。
保山扶貧產品展示
在推進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工作方面,保山市2015年以來,共實施苗族整族幫扶項目64個,整族幫扶資金達2.92億元。截至2019年底,苗族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4250元增加到11328元。依託雲南中煙集團幫扶力量,精準幫扶木老元、擺榔兩個布朗族聚居鄉,實施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七大工程。目前,木老元鄉、擺榔鄉的布朗族已經實現整族脫貧,累計脫貧5769人,貧困發生率分別降至0.63%和1.4%。保山市將居住在高黎貢山的怒江州移民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程。目前,909戶4910名高黎貢山跨州市移民走出高黎貢山,全部搬遷至隆陽區芒寬集鎮、敢頂集鎮等8個集中安置點。
下一步,保山將制定完善有效防範返貧和新致貧長效機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劉楊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