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5月16日,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主研的「大規模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系統」通過四川西部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評價該成果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填補了國內外系列空白,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專家組認為,該成果科技創新性高,填補了地震預警領域的6項國際空白、25項國內空白,研發了10項世界首創地震預警技術,獲得了發明專利10項,具有世界領先的地震預警核心技術,實現了世界領先的可靠性和最快的響應時間,連續預警了55次破壞性地震,系統穩定可靠。該成果自2012年率先在中國開展了地震烈度速報服務,為政府應急救援提供決策參考。該成果的烈度儀方案被國家發改委認可,被中國地震局「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採納。
劉盛綱院士、閃淳昌教授等專家表示,5?12汶川大地震12年來,該成果服務於國家重大需求,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並具有國際領先技術水平,獲得了越來越多國內外認可,建議加強該成果在國內外的推廣和應用。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表示,減災所的「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和「ICL地震烈度速報技術系統」分別於2012年和2013年通過了四川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當時鑒定的是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的技術方案,屬於科技研發的「0到1」階段。此後,減災所與合作夥伴從「1 到N」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地震預警網,通過廣播、電視、手機、「大喇叭」、專用接收終端等服務眾多領域和行業,持續9年安全服務社會,連續預警55次破壞性地震,服務了億級用戶,減少了人員傷亡和次生災害,保障了國家地震安全,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支撐了全球6個具有地震預警能力的國家中的3個,取得了良好的科技、經濟、社會、外交價值,並在此次評價中得到了高度肯定。
據了解,評價此次科技成果的專家組由劉盛綱、閃淳昌,及來自四川省地震局、中國科學院力學所、中國科學院山地所、成都理工大學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西南財經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組織本次科技成果評價的四川省西部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由四川省科技廳直屬單位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共同發起成立。(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