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4月29日,貴州省遵余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飛龍湖烏江大橋將跨越雲貴高原最大人工湖泊飛龍湖,完成鋼樑合龍。這一工程,創新採用了被譽為助力「雲端」特殊結構橋樑建設的BIM技術。
合龍後的遵余高速飛龍湖烏江大橋
據了解,貴州省遵余高速公路全長93.858公里,線路起於遵義市餘慶縣境內的江翁高速餘慶樞紐,向西經湄潭、甕安,終至遵義市播州區,接入貴遵複線冷水坪樞紐。飛龍湖烏江大橋是遵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長1243.5米,主跨為680米的鋼桁梁懸索橋,主橋鋼樑採用正交異性橋面板與鋼桁梁拼裝後整體吊裝的施工工藝,為國內首例。大橋位於飛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區內,緊臨烏江構皮灘水電站水庫,且餘慶岸地處國家一級公益林,環境保護要求高。項目部除在場站、施工現場栽種綠植,改善土質、穩固土體、防止水土流失外,還採用了植被混凝土生態防護技術。
中鐵二院橋樑設計師王文濤介紹,大橋建設中創新採用的BIM技術即「建築信息模型」,系通過構建工程三維模型,同時引入時間維度,實現從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建設到運營維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堪稱工程建設行業的第二次革命。藉助BIM技術的可視化、協調性、參數共享、數據集成等特性,可以更加直觀、高效地對項目全過程進行分析控制和管理。
飛龍湖烏江大橋建設過程中,中鐵二院利用BIM技術分步開展了橋樑深化設計、碰撞衝突檢查、工程數量核算、施工場地布置優化、關鍵施工方案模擬、預製拼裝指導、施工質量進度安全管理等7大部分的具體工作,提高了項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協調配合效率。後期,施工方將通過BIM技術生成包括「工程全生命周期施工管理數字化信息」的竣工模型,並探索和建立一套適用於高速公路山區懸索橋BIM技術應用方案。
「BIM技術的應用,為施工階段提供了完善的施工圖紙,預計減少設計變更30餘項,節約現場返工時間超過3個月。在今後的運營階段,將有效預防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中鐵二院橋樑設計師王文濤說。
據悉,遵余高速公路項目總投資147.23億元,於2017年5月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建成。建成通車後,從餘慶到達遵義城區的時間將由原來的180分鐘減少至70分鐘。(黃慶松 劉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