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裕勇 報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趨勢,各博物館線下展覽和活動按下了暫停鍵。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的指導下,廣州藝術博物院及時推出了展覽、公教雲直播活動,收穫300萬人次觀眾圍觀。
廣州藝術博物院院長王平現身說畫,揭開院藏精品的前世今生
院長現身說畫 揭開院藏精品的前世今生
博物館不僅是人類文化發展的記錄者,也是積極的參與者。疫情期間,廣州藝術博物院精心打造「名家說館藏系列」短視頻,首次短視頻由王平院長攜三幅鎮館之寶亮相,展開畫卷,娓娓道來,從不同角度解讀精品的前世今生。
三幅作品分別是北宋文同《墨竹圖》、明代林良《秋樹聚禽圖》、清代漸江《黃山始信峰圖上》。院長親聲「雲」導賞,把廣州藝術博物院的珍貴藏品現身廣大網友面前,讓觀眾大飽「眼福」、「耳福」,好評如潮。接下來該院還會繼續推出新的短視頻。
京穗連線「雲」游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2020年4月6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雲」游齊白石的藝術世界直播首秀「大美來襲」。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遠在北京的北京畫院美術館展覽部薛良主任(本次展覽執行策劃人),以兩地連線直播的方式,開啟了廣州藝術博物院的直播年,讓網友在線品嘗了北京VS廣州兩地連線的齊白石藝術大餐。
京穗連線「雲」游齊白石的藝術世界
本次直播是廣州藝術博物院線上直播首秀,年度大展「美意延年——齊白石的藝術世界」也成為了直播的「首發陣容」,一個半小時的直播初亮相,大獲好評。同時在線觀看人數最高突破13.9萬人;點擊量達49.5萬人;回看人數達53.6萬人。
直播間里與藝術來一場美麗邂逅
「問學餘興——院藏清代廣東學海堂學人書畫精品展」是廣州藝術博物院推出的第二個線上直播展覽。在4月12日直播導賞中,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本次展覽策展人黎麗明博士為線上觀眾帶來了不同於現場瀏覽路線的獨家直播路線:從介紹學海堂創始人阮元開始,到學海堂學長黃子高、譚瑩、黃培芳、張維屏、陳澧、伍學藻、吳道鎔等人的書畫藝術成就,再到梁啟超肄業於學海堂,轉學萬木草堂,深度解讀學海堂興衰史。
廣州藝術博物院副研究館員、本次展覽策展人黎麗明博士為線上觀眾帶來了不同於現場瀏覽路線的獨家直播路線
通過小小的手機屏幕,跨越時空,穿越古今,將廣東學術文化領域裏的精英及其藝術作品展現在觀眾面前。本次直播更增添了觀眾互動送「大禮」環節,讓觀眾熱情不減。直播結束後,粉絲們也對博物館、對廣東歷史文化產生了興趣,紛紛留言期待下次直播繼續 「漲知識」。
「藝啟學」打造「硬核」品牌名片
「宅家上網看藝博,防疫學藝兩不誤」。廣州藝術博物院於4月11日首次推出系列直播教學「藝啟學——廣州藝術博物院網上公益啟學課程」。 首批公益課程內容以「書法篇」和「國畫篇」為主題,各十次課。首次課程直播觀看點擊量達47萬人。每次直播課程紛紛受到網友的追捧,在線觀看率和回看率節節增高。
由「藏品欣賞」到「技法講授」、 從「眼」到「手」是這次公益課是最大特色。以廣州藝術博物院相關藏品為引,向觀眾介紹藏品作者及其創作背景,講解作者或作品在藝術史中的流派傳承、審美特色、構圖章法等知識。以藏品為例,示範講解臨摹技法,用筆方法,創作手法等技能。高水準的「藏品欣賞」,直接培養和提升審美眼光;高標準的「技法講授」,培養標準規範的動手能力。從「眼」到「手」兩注重兩不誤,對於初涉藝術之路不可或缺。
廣州藝術博物院於4月11日首次推出系列直播教學「藝啟學——廣州藝術博物院網上公益啟學課程」
為保證教學的質量,廣州藝術博物院特邀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劉鎮和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陳天碩參與授課,並在每次的「藏品欣賞」環節安排主辦方老師共同探討,讓教學更具知識性的同時,也更具觀賞性。
課程設置的「作業點評」環節也凸顯了主辦方的苦心。在每次課程後,任何參與學習的網友均可將作業發到指定郵箱,在下次課前點評。
藝博直播大餐共享文化盛宴
截至目前,廣州藝術博物院先後於4月6日、4月11日、4月12日、4月15日、4月18日、4月21日、4月25日進行了7場線上直播,主要是針對展覽導賞和「藝啟學」品牌系列公益課程。通過「目睹直播」、「B站直播」、「一直播」、「觸電新聞直播間」等平台,在直播中突破了「你聽我講」的傳統模式,打造可以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的知識普及新模式。這種充滿創新的互動形式不僅傳遞着藏品(展品)的歷史、藝術價值,賦予了觀眾場景化的互動體驗,更傳播了藝術的欣賞和學習、創作的指導性方法。自直播以來,廣州藝術博物院各直播平台累計觀看人數達300萬人次,還有不少海外IP地址的網友,如新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參與其中。
在全民在網上學習、辦公的背景下,廣州藝術博物院將努力深度挖掘院藏底蘊,為市民和線上觀眾打開一扇欣賞和學習的窗口,打造惠及全民的美育教育新形式,開闢足不出戶的線上文化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