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月9日至10日,由安邦智庫主辦的「2020年中國經濟趨勢展望論壇」在成都舉行。本次論壇就中國政府及企業如何在「新常態變局」之下制定戰略決策、如何在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和產業造成深刻影響的同時地方債務又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尋找出路等問題進行探討。
論壇上,安邦智庫高級研究員賀軍對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首次提到的「中國經濟新常態」做出了詳細的解釋。他認為「新常態」的特點就是高速轉向中高速、經濟結構不斷的優化和升級以及第三產業的消費的需求逐步成為主體等。這種經濟的新常態是有內涵的,有內涵的不僅是個速度,也有結構性的問題和改革的問題。與此同時,中美貿易摩擦是賀軍先生認為近兩年以來的一個全球性地緣經濟的重大事件,中美關係在政治在經濟方面都受到了影響,中美貿易摩擦推動了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也改變了全球地緣經濟。
戰略預判一直以來是安邦智庫的強項,雖然如今國際關係錯綜複雜,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從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安邦智庫提出了新的挑戰。關於中國2020年的經濟,賀軍認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已然處在一個挑戰期,經濟新常態在現在的意義就是要避免我們的經濟持續的顯著的大幅下滑。賀軍說,未來的中國經濟要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增長、加強國內市場的建設、以人為本的推動城市化下半場建設、調整全面的減稅降費的政策、鼓勵和培育民營經濟的發展以及適度放寬貨幣政策,緩解國內經濟的困境。
中財委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利於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在安邦智庫看來,成渝地區可能成為全國區域經濟發展「第四極」。實際上,「成渝雙城經濟圈」,是適度降低了成渝地區多個城市發展及整合的要求,在發展內涵上更加有針對性,強調圍繞成都和重慶這兩個中心城市來發展,形成彼此獨立但又相互支持的城市經濟圈。如果「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起來,將會在中國的內部腹地形成支撐,對扶貧、縮小區域發展差異、「一帶一路」發展、形成依託國內市場的消費中心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成渝地區來說,如何將這種宏觀機遇、戰略機遇變為現實的發展機遇,則需要兩地各自研究,改革創新,形成具體的發展支撐點。
當談到地方債務、平台公司轉型和地方融資等問題時,安邦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魏宏旭博士與到場嘉賓一致認為,從中國整體的經濟增長的背景來看,地方經濟還是要放到整體的這個經濟環境當中來考慮,就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到的一樣,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周期性、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的疊加,那麼從各個行業來看,經濟結構是在不斷變化當中的。
魏宏旭博士強調,地區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難題和障礙就是地方債務問題。雖然不少地方政府圍繞化解存量債務摸索出了鎮江模式、山西模式、海口模式、陝西模式以及湖南模式等方法。但地方投融資平台的轉型思路依舊還未展開,政企關係,轉型方向,主營業務等問題依舊困擾着不少的地方基層政府,而這些問題也已經成為安邦智庫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工作的重點之一。魏宏旭说,二十多年來,安邦智庫就緊緊抓住此種研究方法,系統性的為推動中國公共政策的研究和企業決策獻一份力量。(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