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1月11日,2019中國·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新聞發佈會在貴陽舉行。黔西南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興吉透露,2019中國·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將於11月15日至17日在黔西南州安龍縣舉辦,大會將舉辦中國菌物學會香菇產業分會成立前期活動以及開幕式及巡展、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能力培訓班、中日韓食用菌產業發展座談會等主體活動共9項。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省食用菌專班常務副班長方濤,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貴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冀川等出席本次發佈會。
新聞發佈會現場
劉興吉說,2019中國·貴州食用菌產業發展大會的主題為「產業裂變發展·助推脫貧攻堅」,旨在促進食用菌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交流、交易與合作,互通有無,探索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明確當前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方向,為貴州、為黔西南、為安龍縣食用菌發展開創新機遇。本次大會有四個方面亮點:以大視野謀劃大格局;以大產業助推大扶貧;以大專家推動大發展;以辦大會促進大開放。屆時,將有國內食用菌行業有關院士、相關學會及協會領導,國內外食用菌領域專家、學者,各類企業負責人,省農村產業革命食用菌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相關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和知名媒體記者等600餘人出席大會。
會上,貴州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省食用菌專班常務副班長方濤發佈全省食用菌產業發展情況。方濤指出,2016年以來,貴州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圍繞「五步工作法」,大力發展優勢大宗食用菌及特色珍稀食用菌,積極發展野生食用菌,產業呈現裂變式發展,後發優勢逐步凸顯。目前,通過發展食用菌產業已累計帶動55.5萬貧困人口,佔全省脫貧總人數的11.1%,脫貧攻堅成效顯著。今年全省上下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把食用菌作為12個特色優勢產業及脫貧攻堅的重要產業,圍繞「十項重點任務」「五大工程」抓具體、抓深入。預計今年年底全省種植規模將達到30億棒(萬畝),產量110萬噸,產值突破130億元,躋身全國第一梯隊。下一步,力爭從食用菌大省向食用菌強省跨越,為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做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安龍縣把食用菌作為「一縣一業」產業扶貧的主導產業,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八要素」,通過「生態+產業」的產業發展模式,採取扶貧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和企業資金的注入,按照「1210」推進模式,來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即:按照1戶貧困戶種植2個大棚,一年實現10萬元純收入。
安龍縣擁有獨特的生態優勢,溫度、濕度、光照、土壤等都特別有利於優質食用菌生長,具備全省乃至全國少有的、可以全年發展多品類優質食用菌種植的氣候優勢,生長的食用菌品質佳、口感好。特別是可充足利用夏季低溫優勢,打好季節差,全面發展夏菇種植,彌補國內夏菇市場供給不足,具有打造「優質夏菇生產基地」的良好條件。
自2016年以來,安龍堅持按照「園區+小區」全域布局,園區作示範作引領實現「頂天立地」,鄉鎮小區作拓展延伸實現「鋪天蓋地」,初步形成「一園一鎮九區」的食用菌產業布局,用3年時間實現了食用菌產業全覆蓋。目前安龍種植食用菌1.7萬畝,完成種植1.6304億棒,產量11萬噸,產值10.8億元。全縣食用菌菌棒生產加工企業已達19家、菌材林企業1家,菌棒處理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48家,帶動了136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58259人脫貧致富。在利益聯結機制上,安龍探索出食用菌產業「一包三保」發展模式,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和對食用菌企業的產業扶持政策分別形成「就業包」和「政策包」。政府匹配「政策包」,從土地流轉、流動資金等要素保障支持企業發展,企業認領「就業包」,率先在易地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三保」(即:保培訓、保就業、保收入)。通過發展,截止目前,已有6家龍頭企業同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成立的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覆蓋帶動搬遷戶5431戶25526人,食用菌產業在全縣脫貧成效鞏固提升階段真正發揮作用,助力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據悉,目前我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和消費國, 在貴州,已發現主要食藥用菌有22科72屬429種,種質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張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