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利萍 報導:“前不久,國務院公佈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新增79處,國保單位達531處,數量穩居全國第一。這充分表明山西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珍品文物資源富集區,是中華文明基因庫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重地。”10月30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就本省第八批國保單位申報及文物保護利用等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在發佈會現場如是說。
三大特點凸顯山西古建大省地位
趙曙光介紹,本次山西新入選的國保單位凸顯出三大特點。首先,古建築仍為山西的遺產大宗。本次入選54處,占入選總數的68.35%;結合前七批367處國保古建築,山西國保古建築總數已達421處,占現有全國國保古建築總數近1/5,體現了山西古建大省的顯赫地位。其次,近現代革命文物比重明顯增加。在前七批國保單位中,山西有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築19處,占全部國保的4.2%。此次公佈的第八批國保中有近現代文物9處,占總數的11.4%,較之前有了大幅增長。此外,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造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同類遺存的平均水準。
全國地級市前五排名 山西斬獲四席
據悉,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級市前五排名中,山西即斬獲四席。其中,運城市新增12處,以102處雄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名;長治市新增7處,以73處排名全國第三;晉城市新增7處,以72處排名全國第四;晉中市新增4處,以69處排名全國第五;此外,臨汾市新增11處,呂梁市新增13處,太原市新增5處,忻州市新增12處,大同市新增3處,陽泉市新增3處,朔州市新增2處,如此表明,山西11個地市都有不俗的表現,凸顯出山西文物大省深厚的資源潛力。
有擔當有作為 運城文物保護助力山西講好中國故事
發佈會現場,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志峰表示,運城地處黃河直沖華山調頭東去的拐彎處,屬於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國保單位突破100處,是對運城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的肯定。下一步,運城將進一步挖掘傳統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承繼歷史文脈,講好中國故事。
據介紹,運城市文物數量多、門類全、時代久、價值高,蘊藏著燦爛豐富的文化內涵,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和極強的觀賞性。具有史前遺址眾多,古建文物豐富,壁畫彩塑精美,戲曲文物獨樹一幟,石刻碑碣珍貴,名人文物薈萃等諸多特點。
王志峰稱,未來運城市委、市政府將從多方面入手,規劃先行,通過加強文物資源保護,城鄉建設中的文物保護,文物安全防護,文物合理適度利用,文博創意產品研發等,進一步強調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同時,運城還將加大在文物保護利用上的組織領導、人才保障和資金投入力度。
文物保護任重道遠 文物大省五大舉措提升保護力度
龐大的文物數量,隨之而來的便是保護問題。對此,趙曙光介紹說,文物保護將繼續以保護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為最高原則,在做好文物本體的搶救性保護同時,向搶救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同時,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原真資訊的科學採集記錄,開展文物本體的監測研究,做好文物資訊的檔案保全。
此外,依託山西彩塑壁畫保護研究中心、山西國寶級古建築研究保護中心和山西石質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引進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搭建多學科、多部門參與的文物科學保護研究平臺,提高山西文物的科技保護能力和水準。
“在安全管理方面,通過‘天眼’網路增強文物安全防範能力。在培養人才方面,山西與中國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多層次引進專業學科帶頭人。在社會力量參與方面,山西省將持續推進‘文明守望工程’,鼓勵社會力量對未設置保護機構的文物建築進行認養認領。”趙曙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