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今日热点

江南文脈中瞭望長三角 百餘冊江蘇文庫新果於無錫發佈

2019-10-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泰伯奔吳,將中原文明第一次帶至江南,點燃了江南文明的火種,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江南文化日益形成自身的獨特「氣質」並持續滋養着這一方極具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的土地。10月29日,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在江蘇省無錫市拉開序幕。本次論壇聚焦「文脈傳承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題,多位專家學者圍繞江南文化的底蘊精髓和當代價值、傳承發展與轉化創新以及對區域融合發展的推動等議題展開對話和交流。
 
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現場
 
  構建文化認同更大同心圓
 
  「開放帶來進步,包容造就強大。開放包容,既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江南文化賦予長三角城市的內在優勢」,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無錫市委書記李小敏說,江南文化的開放包容滋養了區域的和合共生。以江南文化為紐帶,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贏的理念和共識,促進各領域互動合作,強化區域協同發展,是長三角各城市肩負的共同責任、共同使命。
 
  李小敏表示,無錫將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紮實推動江南文化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尤其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揚江南文化中開放包容這一重要因子,主動融入、積极參与長三角區域分工協作,加快把無錫建設成為長三角先進制造核心區、技術創新先導區、綠色生態標杆區、綜合交通樞紐區。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江蘇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優勢,實施「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舉辦江南文脈論壇,促進跨文化的交流、展示和傳播,讓身後悠遠的江南文化動起來、活起來,進入當代視野、飛入當代百姓家,努力書寫傳承江南文脈的江蘇答卷,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造了新路徑。今天我們探討江南文脈就是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在文化認同上構建更大的同心圓,在文明共識上尋求更大的公約數,為江南文化、中華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源頭活水,為人類文明進步匯聚智慧和力量。
 
  區域協同發展不僅需要在經濟上「齊步走」,還需要在文化認同中尋找共鳴。
 
  著名經濟學家、東南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華生認為,「文脈要世代相傳,需要歷史的穿透性給予我們前瞻性的啟示,使我們不僅僅陶醉於對農耕文明中、陶醉於對江南文脈的敬仰和讚歎中。」綿綿不絕的江南文脈與長三角地區經濟繁榮、商業發達的歷史基礎密不可分。當前中國正面臨著從農耕社會向城市社會的根本轉變,大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發展是人口大國進行城市化發展的必然之路。長三角地區歷來城市集聚、聯繫緊密,水陸海空四通發達,有着發展大都市圈城市群得天獨厚的條件,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的率先發展可以為中國社會21世紀的經濟、政治、文化轉型提供模板和啟示。
 
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期間舉行有豐富多樣的精彩活動
 
  打造傳承江南文脈的「大案牘術」
 
  盛世修典,太平纂軼。《江蘇文庫》的第二批成果於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開幕式上正式發佈,共計182冊。作為江蘇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文化工程,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計劃以十年時間出版3000冊《江蘇文庫》,現已推出268冊。《江蘇文庫》數據庫也同步上線,通過在線「復活」深藏散落於各大圖書館的珍貴典籍文獻,使讀者能夠便捷地享受古籍整理成果。《江蘇文庫》的體量之大、價值之重,堪稱江蘇文壇的「大案牘術」。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程章燦是《江南文庫·文獻編》的主編之一,《文獻編》計劃出版5000種、1000冊歷代江蘇人士所寫的各類書籍。今年《文獻編》推出的40冊,涵蓋了「經史子集」四部。「如果把去年推出的38冊『經』部比作一支隊伍孤軍作戰,那麼今年就是四支隊伍在齊頭並進了。」程章燦說。
 
  「《文獻編》的工作難度大,要選好書,要選好版本,除非不知情,否則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獲取最好的版本」。程章燦對本報記者講述了團隊所經歷的一次書籍底本調換之事:一本在編書籍的最好版本一度被認為是南京圖書館的館藏,後來負責撰寫提要的作者經過仔細調查,發現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有此書更好的版本,為此他們不惜推倒重來。
 
  為了尋找最上乘的書目版本,程章燦和他的團隊常常奔忙於全國各地的圖書館,還與海內外的眾多藏書家們保持着密切的往來,一次機緣巧合,《文獻編》收穫到一個重要的文獻資源,這是來自中國著名藏書家韋力所收藏的一本蘇州籍作者所寫的史部要籍稿本。
 
  據悉,本屆論壇將舉辦一場主論壇、十場分論壇和一場圓桌會。來自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蘇省有關方面的負責同志,來自英國、俄羅斯、奧地利、德國、法國、加拿大、美國、日本、韓國等10個國家和我國香港、台灣地區90多個研究機構與學術團體的400多位專家學者和嘉賓,將圍繞主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文化對話和交流。(杜林 李愛)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