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7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隆重舉行。這是一次世界範圍規模最大以唐代書畫呈現大唐風韻的展覽。展品共計100件。其中文物94件,複製品6件。其中包括聞名於世的繪畫《蕭翼賺蘭亭圖》《曹娥誄辭》《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游春圖》,書法《萬歲通天帖》《仲尼夢奠帖》《古詩四帖》等中國繪畫史、書法史上的重要傳世作品。
這次展覽除了為觀眾帶來蘊含豐富歷史文化信息的展品外,其展品布展、修復的幕後故事同樣精彩。
據介紹,本次參展的文物有的流傳了千餘年,多多少少存在破損現象,布展時需要格外小心。比如,此次在「花顏雲鬢 丰神異彩」單元展出的《唐周昉簪花仕女圖卷》,就經過多次修補,不能有絲毫閃失。 每次文物展覽的背後,都有文物保護修復工作人員付出的努力。
此次「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選用的展品文物級別高,修復的文物數量比較多,難度比較大,20天內要修復20多件文物、製作40多件文物的展示固定裝置,這給遼寧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的修復師帶來異常大的工作難度。其中,在「馳驅天下 縱橫萬里」單元展出的「唐三彩馬」體積比較大,流傳過程中腿部受到損傷,修復師遵循文物保護修復原則對其進行加固修復,將其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此外,遼博所藏《大唐中興頌》拓片的修復也值得一提,該拓片裝裱展示的難點在於,托裱過程中不僅要防止跑墨、脫色,還要防止文字變形等問題。為此,工作人員製做了一個特殊的自製捲軸,以便於展覽。
據悉,由於展品調整,經過修復師修復的《大唐中興頌》拓片最終未能在展廳中與觀眾見面,但修復師默默付出的精神着實令人感動。其實,很多歷經滄桑的文物落位於展台前,都經過了一些能工巧匠的精心處理。
為方便觀眾參觀,遼寧省博物館首次與大麥網合作,開通網上預約參觀平台,參觀者需要攜帶身份證件入場。言及此次大展重磅推出的唐張萱名作《虢國夫人游春圖》,策展人劉傳銘先生事先埋下了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伏筆:明確此圖中的「虢國夫人」到底誰?說清為什麼是她?是欣賞這幅傳世佳作的關鍵所在。
唐代張萱善畫「貴公子、鞍馬屏幛、宮苑、仕女,名冠於時」,其中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當時帝王后妃們的遊樂生活。張萱生卒年已不可考,據《歷代名畫記》所載,自開元間(公元713年——741年)已任職使館畫直,其身份相當於後世的宮廷畫家。
據說,張萱的原作已失,此畫是宋代的摹本,這一評鑒是金章宗完顏璟做出的,後世基本沿用了他的說法。《虢國夫人游春圖》畫面前隔水有金章宗瘦金書「天水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題籤一行並鈐「明昌」(金章宗第一個年號)諸璽,「天水」是趙氏家族的郡望,因此「天水」可視為宋徽宗的代稱。金代距北宋最近,金章宗本人是書畫家,還善摹宋徽宗的「瘦金體」,因此對既是「最近知情人」又是「權威專家」的金章宗所說的話,後人普遍認為可信性較高。無論是真跡還是摹本,應該說,目前世人所見的《虢國夫人游春圖》保存了張萱畫作的原貌,是盛唐風貌的華麗呈現。
虢國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張萱此畫描的正是虢國夫人於春日盛裝出行的情景。據遼寧省博物館學術研究部主任董寶厚介紹,此畫前後有女官、宮婢與保姆等八騎九人,均騎高頭大馬。整個畫面主題突出,景象豪華,形象逼真,用遊絲描法細勁圓轉,色彩濃潤,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的特點。 《虢國夫人游春圖》曾經宋內府、金內府、南宋史彌遠、賈似道、清王長恆、梁清標等人收藏,後入清內府、《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虢國夫人是畫作中間的那位貴婦。近些年,越來越多的觀點指向畫中右邊的第一騎,認為這才是不可一世的虢國夫人。從畫家精細的筆觸來看,這位酷愛女扮男裝的夫人從頭到尾、從自身到坐騎,無不散發著奢華貴氣。
早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勤於政事,勵精圖治,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開元盛世」,但玄宗後期,由於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過起了侈糜艷逸的生活,對王朝所面臨的巨大風險麻木不仁、渾然不覺。唐玄宗曾分封楊貴妃的三位姐姐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這幅游春圖再現的就是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兩姐妹三月三游春的場面,與杜甫的《麗人行》相對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楊氏一家勢傾天下的奢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
《虢國夫人游春圖》這幅畫展現了一個家族的氣勢,給人以史為鑒的深刻啟示。
展覽由盛世畫卷和浩蕩書風兩大部分組成,共八個單元。分別以珍貴的繪畫和書法展品為主線,與其他品類文物形成豐富鏈接,力求全面展現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民族融合及絲綢之路帶來的中西方文化交流,體現出大唐盛世的繁榮昌盛。通過展覽,觀眾可以走進唐代社會生活,感受那時的物阜民豐,國泰民安。(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