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劉曉寒 報導:19日,在雲南省昆明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新聞發佈會上,昆明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吳慶昆和昆明市政協秘書長許紹忠分別對人大、政協開展工作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發佈會現場
據了解,從1987年1月昆明市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規開始,昆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紮實推進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圍繞全市改革發展建設,出台了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促進條例,推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出台了機動車尾氣排放、河道保護、水庫管理等污染防治條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出台了促進民辦教育和社會就業,加強學校安全、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加強城市軌道交通、供水用水管理等條例,推動民生實事、加強城市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72件,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法治昆明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共批准13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規劃,有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共作出促進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等決議決定496項,任免地方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411人次。
2018年,昆明市人大常委會聚焦「建築工地揚塵治理不力」的問題,實施調研把脈、市區聯動質詢、跟蹤檢查、約見約談、專項工作評議等剛性監督,推動建築工地揚塵防治形勢明顯好轉。2018年全年,昆明主城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為2013年執行國家空氣質量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為堅決打贏「昆明藍天保衛戰」奠定堅實基礎。圍繞滇池和陽宗海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2016年以來,連續4年,市人大常委會每年選取一個重點,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並組織開展專題詢問,有關情況交市政府研究辦理,努力推動熱點難點問題的解決。2018年,滇池全湖水質達到Ⅳ類,為1988年建立滇池水質數據監測庫30年來最好水平;陽宗海湖體水質有明顯改善,從2008年的劣Ⅴ類恢復到Ⅲ類,全年穩定保持在Ⅲ類水質標準。通過系列監督方式的創新運用,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為加快把昆明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示範城市和「美麗中國」典範城市作出了積極努力。
昆明市政協秘書長許紹忠介紹,自1955年昆明市政協成立以來,緊緊圍繞市委和市政府各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3年,由市政協主管的昆明市海外聯誼會率100多人代表團赴香港、泰國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開啟了昆明市對外開放首次境外招商引資的先例,招商的項目104項,數十億資金。2004年,提出了加快昆明市北部五縣區開發的相關建議,建議案得到了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把昆明北部縣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列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來抓,使北部縣區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94年至今,歷經10多年的持續建言,從雲南陸軍講武堂統一納入昆明市保護管理、維護到翠湖片區的品質提升、業態定位,以及圓通山動物園動物的保留,成立昆明市農民工維權服務中心等,這些正是政協充分聽取民情民意,廣泛協商議政,黨政高度重度的具體體現。
近年來,圍繞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世界春城花都」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推進等工作進行專題協商,其中,就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兩規」修編進行協商,召開20多次協商會議,圍繞綜合交通、生態環保等7個專項規劃,提出要注重規劃銜接、優化物流集散等210條建議,建議採納率達80%以上。
此外,昆明市政協積極探索實踐基層協商民主,在基層建立了「政協委員之家」工作機制,並制定下發4個相關文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政協工作聯絡組(工作站)35個,「政協委員之家」116個,暢通了廣大群眾利益表達渠道、解決了一些群眾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