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蘇寫高質量 奮鬥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高質量」發佈會9月12日在江蘇南京舉行。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2018年,江蘇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55.9億美元,是1985年的2132.5倍,2003年以來有14年保持全國第一,累計使用外資超過4500億美元。
加速政府「瘦身」 打造改革品牌
江蘇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二級巡視員舒權武介紹,為進一步釐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加速政府「瘦身」,江蘇重點圍繞行政審批事項,抓好「五個一批」,把「權力」還給市場和社會。2013年以來,累計取消行政權力事項789項,下放273項、委託市縣行使126項。
江蘇開展以「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為主要內容的「不見面審批」改革,打造江蘇改革品牌。「不見面審批」已成為全省普遍的制度安排。
2017年,江蘇以辦成「一件事」為目標,通過並聯審批、信息共享集成優化等手段,重構辦事流程,提出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權證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50個工作日內完成的「3550」改革目標。在開辦企業方面。持續推進「照分離」改革,在全國率先取消銀行開戶許可,線下開設「一站式」受理窗口,線上打造「全鏈通」服務平台,建立企業開辦3個工作日辦結的長效機制。
對外開放五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
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常青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開放型經濟取得了新的顯著成績,成為促進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2018年,全省實際使用外資255.9億美元,是1985年的2132.5倍,2003年以來有14年保持全國第一,累計使用外資超過4500億美元。2018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6640.4億美元,是1978年的1552.4倍,服務貿易額是2000年的35倍,服務外包規模連續10年全國第一。總體來說,江蘇省對外開放主要在五個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開放理念不斷突破,開放體制不斷創新,開放質量不斷提升,開放載體不斷拓展,開放環境不斷優化。
江蘇對外合作機制更加完善。周常青說,「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已發展成為新加坡與中國地方政府合作機制中最活躍、成果最豐碩的機制之一,「蘇港合作聯席會議」成功召開6次會議。江蘇還積极參与中美省州合作機制,制定出台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有效措施,加大力度推進進出口環節簡化單證、提效降費,2018年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較2017年底壓縮48%和60%。積極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應用項目數量、主要業務應用率位居全國前列。江蘇對外開放環境的不斷優化完善,對促進雙向投資和經貿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連雲港「自貿區」效應顯現 書寫新時代「西遊記」
繼成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35年後,連雲港又進入「自貿區」時代。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連雲港市副市長吳海雲表示,連雲港自貿片區獲批半個月以來,「自貿區」效應開始顯現。
初步統計,連雲港市先後簽約了總投資接近650億元的合作項目,項目包括海陸空多式聯運、互聯網數據開放交換、「一帶一路」供應鏈物流基地、光電材料、高端石化材料和健康醫養等項目,體現了暢通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一帶一路」交匯點的強支點、發展新醫藥、新材料產業等「連雲港特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開始發力,多項金融業務在連雲港片區手法,跨境人民幣資金池匯出、「自貿物流貸」、首筆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線上國際匯款業務,使企業切身感受到「自貿區」平台帶來的便捷。連雲港還實施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證照分離改革、容缺受理等十項服務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吳海雲說,自貿區的連雲港片區建設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還有很多基礎性工作需要不斷完善,並持續推進。根據江蘇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結合連雲港情況,連雲港已提出了連雲港片區198項細化任務措施,分解落實到各責任部門,要求按時間節點加以推進落實,逐步達到各項任務可預期效果;組織開展規劃編製和重大課題前期研究。主要是對片區產業規劃和布局、聯動協同發展研究等;明確近期重點推進事項,主要包括對上爭取試點試驗政策、載體平台建設啟動、可形成的改革創新點梳理;做好宣傳推介工作,利用重大活動、媒體渠道等,解讀自貿試驗區政策,擴大連雲港片區對外影響。
「連雲港是孫悟空的老家,我們也從不缺乏『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的自貿試驗區精神。」吳海雲說,我們有信心,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不辱使命,奮力書寫好新時代的「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