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寇剛 報導:從經濟落後到領跑西北、從“科技小白”到創新之城、從工業老城到生態新城、從霧霾天到“蘭州藍”、從內陸腹地到開放前沿、從旅遊過境地到旅遊目的地……70載風雨兼程、70載滄桑巨變,地處廣袤大西北的甘肅蘭州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實現了華麗的蛻變。
在蘭州市城關區黃河北岸,一座以黃河石為立意造型的建築格外醒目,該建築便是集室內布展、建築理念與城市特色完美融合的蘭州城市規劃展覽館,館內按照“過去、現在、未來”的展示軸線,向前來參觀的人們訴說著蘭州這座西北古城的古與今,展示蘭州70年披荊斬棘的發展碩果。
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圖片來自網路)
經濟總量倍數增長 現代化中心城市初具規模
建國初期,蘭州經濟基礎非常薄弱,工業總產值僅0.09億元,社會商品零售額0.53億元,農業播種面積237.54萬畝,糧食總產量22017萬斤,人口72.7萬人。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蘭州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封閉式發展向開放式發展的跨越,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
1978年蘭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為21.8億元,1992年、2010年先後突破百億、千億大關,2018年實現生產總值2732.94億元。隨着經濟的快速增長,蘭州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014元、12368元。
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蘭州市提出構建“一心兩翼”城市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發展戰略,以主城四區為“核心”、蘭州新區和榆中縣為“兩翼”的“一心兩翼”城市發展戰略格局,並實施城市“東擴”戰略,推動人居向東、產業向北轉移,促進新老城區相向錯位互補發展,在市域層面努力實現從城市單體到城市群的蝶變。如今,隨着蘭州新區和榆中縣的規模化發展,蘭州“一心兩翼”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現代化中心城市初具規模。
實現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
建國伊始,百廢待興,蘭州作為西北內陸城市,更是一門心思搞建設,對外交流少之又少。隨着改革開放、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等戰略和倡議的提出,蘭州一躍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迎來了對外開放的最大契機。
“‘一帶一路’建設是新時代蘭州擴大開放、加快開發面臨的最大機遇,也是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換道超車的必然選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蘭州將積極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節點城市,依託蘭州新區、國際港務區等載體平台,聚焦“建設大平台、構建大通道、形成大樞紐、發展大產業”,努力在向西開放和區域競爭中實現突破,真正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一帶一路”重要的國際物流中轉樞紐、國際貿易物資集散中心……這是甘肅省政府對甘肅(蘭州)國際陸港的定性。
2014年初,甘肅省瞄準蘭州的區位優勢,以及交通、樞紐、能源、產業等綜合優勢,謀划了蘭州陸港建設,該陸港也成為甘肅乃至整個西北地區暢通陸海貿易新通道、中歐、中亞、南亞“四大”國際貿易通道的窗口。特別是深化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實現了我國西南與西北、中亞與東南亞、“一帶”與“一路”的公、鐵、海的有機聯通。截至今年6月底,共發運國際班列412列、14475車,貨重約31.17萬噸,貨值約48億元。
此外,一年一屆的蘭洽會、蘭州國際馬拉松、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蘭州國際鼓文化藝術周等國際盛會的成功舉辦,蘭州的國際聲望逐年增強,來蘭投資、工作和旅遊的國外嘉賓逐年增多。
打生態品牌 做精緻文章
“蘭州是一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城市。”如今,很多遊客對蘭州有着極為深刻的印象。曾幾何時,蘭州還是遊客心中的“禁地”,作為國家重要的重工業基地,工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為蘭州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蘭州是一座沒有天的城市”一度成為人們對蘭州的刻板印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州市堅持“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全市水、氣、土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天藍、水清、地綠”的生態蘭州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昔時霧霾天,今現“蘭州藍”。2015年12月蘭州獲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今日變革進步獎”。同時,蘭州南北兩山綠化日見成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綠到美,成為屹立在黃河兩岸的綠色豐碑。
生態蘭州的品牌已經打響,去年,蘭州市又提出“都會城市,精緻蘭州”的發展定位。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指出,“精緻蘭州”是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標準要求,在打造中要切實秉承執着的精神追求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做到處處留心,處處有心,處處用心,體現的是城市發展的外在品質。
如今,蘭州這座西北古城正在重新煥發靚麗的色彩,以全新的面貌向世界宣告一座國際化都會城市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