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70年的艱辛創業是一曲氣勢恢宏的華彩樂章,70年的發展歷程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黔北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從一個市域印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確偉大。」14日,貴州遵義市委書記、市長魏樹旺在貴陽作「壯闊七十年 醉美新遵義」——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遵義發展成就主題發佈時說。
發佈會吸引眾多傳媒記者
70年勵精圖治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魏樹旺介紹,截止2018年底,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是1949年的2113倍,位列西部非省會城市第5位,躋身全國經濟總量百強城市行列;實現人均GDP47931元,是1949年的1198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52億元,是1949年的350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00億元,是1949年的2274倍;固定資產投資2973億元,是1949年的22005倍;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4816.92億元、3336.84億元。全市2018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433億元,是1949年的394倍,「黔北糧倉」正在成為「黔北錢倉」。
遵義工業經濟近年來領跑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白酒、能源、煙草、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完備工業體系,培育壯大了89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先後於2012年突破500億元、2016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2018年達到1111億元,是1949年的7067倍,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37%。
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茅草房變成了「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牆、穿斗枋」七要素為主的黔北民居。2018年,遵義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2312元、12265元,分別是1949年的245倍、323倍。十八大以來,全市共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49.2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4.3%下降到2.02%,實現了826個貧困村出列,19.7萬農村貧困群眾搬出大山,開始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遵義市委書記、市長魏樹旺
70年創新求變 改革開放成果豐碩
魏樹旺表示,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行政體制改革,從國有企業改革到市場領域改革,遵義創造了諸多成功經驗。「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四確五定」湄潭經驗寫入了中央文件,2015年在全國敲響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拍賣「第一槌」。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等改革在全國產生了良好影響。「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了路徑。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49.64萬戶、註冊資本達6745.59億元,市級銀行業、證券保險業等金融機構180家,A股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
全面推進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遵義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着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高地,先後建成新舟機場、茅台機場和渝貴高鐵,全面開啟「雙機場」模式,步入高鐵新時代,建立起通江達海的開放新通道。遵義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遵義綜合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舟機場航空口岸、遵義軟件園、大學生創業園「六大開放平台」陸續建成,縣縣搭建起工業園區(開發區)發展平台。充分發揮毗鄰成渝和上海對口幫扶機遇,與巨人牽手,與巨人同行,實現了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先後與國內外25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與國內10多所高校開展全面合作,與眾多國企、民企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張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