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2019年1月,地處偏遠的藏區果洛縣某患者因肝性腦病陷入深度昏迷,呼吸困難,生命危在旦夕。患者所在地醫療條件有限,當地醫生面對複雜的病情力不從心。陷入困局的時候,患者家屬通過醫聯互聯網醫院找到了患者此前經常諮詢的裴醫生。遠在西寧的裴醫生立即響應,並指導當地醫生進行救治,聯接起西寧市與藏區一條看不見的救護線,經過兩地醫生的共同努力,患者轉危為安,並取得了良好的預後。
這是醫聯創始人兼CEO王仕銳在某次演講中提到的一個故事,類似裴醫生的故事在醫聯還有很多。在醫聯的眾多案例中,肝病科的案例似乎更多,這緣於醫聯在布局互聯網醫院業務之初是以肝病專科切入。王仕銳認為,在2018年醫聯與知名葯企吉利德合作,專註於打造肝病專科,圍繞患者訴求,醫聯力圖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閉環。經過兩年的深耕,醫聯已經在肝病領域建立起了一些行業優勢。
不止於醫生的「朋友圈」
2014年夏天,在從美國歸國的客機上,王仕銳做出一份關於醫生社交平台的商業計劃書,當年,27歲的他憑藉這份計劃書獲得天使投資,醫聯也由此誕生。四年後,醫聯宣佈獲得10億元D輪融資,並成為成都第二家新經濟獨角獸企業。除了順利拿到幾輪融資,這家醫療企業還曾先後收穫國家發改委「共享經濟典型案例」「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等諸多榮譽。
在做醫生社區之初,醫聯的發展路徑就與其他平台有所差異化。據王仕銳回憶,當時主流的發展思路是在線上與線下運營之間做選擇。很多創業項目沒有把握好平衡,走向極端;或者過度學習其他產業互聯網領域的經驗做純線上運營,卻因為做得太輕無法真正進入醫療這個特殊領域;或者延續傳統醫療的路徑完全投入到線下,卻輕視與產研、線上運營的融合。
在早期競爭異常激烈的局勢中,醫聯堅持線上、線下並重的運營模式。儘管在線下運營中走了不少彎路,醫聯能夠快速調整戰略用強線下打頭陣獲取用戶,交接給線上平台後又繼續結合線上運營的需求、用戶的需求,在線下開展或精準到個體、或深入到專科、或規模化到行業的運營行動。
從國內最大的實名「醫生社交」到「執業平台」,再升級到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醫院」,成立五年以來,醫聯從未停止過在產業鏈上下游的業務延伸以及在業務層面上的快速創新,而每一次創新都延續了線上、線下並重的模式。
以肝病專科切入,打造慢病互聯網醫院
醫聯自2018年初開始發力互聯網醫院業務,慢病專科一直是醫聯互聯網醫院的特色,肝病專科正是醫聯一開始就在深入耕耘的領域。
2018年初,醫聯開始嘗試以丙肝作為切入點的肝病專科互聯網醫院業務,一年內匯聚了全國近16000名肝病科醫生,項目上線半年就綁定了8000餘名丙肝患者,有數以千計的丙肝患者得以治癒。
2018年底,吉利德乙肝新葯啟售,首批藥品在醫聯雲藥房上架後20分鐘內全部售罄,這證明了用互聯網醫院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創新藥物的可及性。
此後,醫聯相繼與國內知名的保險公司、公益機構合作,通過PAP等項目為患者緩解支付壓力,通過商業保險來做患者的疾病風險管控,從篩查預防、診斷治療、隨診管理、患者教育到保險保障,醫聯互聯網醫院力圖打造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解決方案。
今年,在第九個世界肝炎日期間,醫聯攜手吉利德打響了一場「百院阻擊戰」,這是一場聯合了醫療機構、企業、政府機構、公益機構勠力消滅乙肝、丙肝的跨界行動——全國範圍內針對乙型、丙型肝炎病毒的篩查義診活動。歷時半個月、29個省份72個城市,超120家醫院1000多名醫務人員參與,累計篩查人數超20000人。
結合醫聯的戰略來看,更多的專科將接入醫聯互聯網醫院板塊,醫聯也將與更多葯企開展合作。王仕銳表示,「我們積累了近5年的線上運營經驗以及一支專業、高效的線下經紀人團隊。圍繞醫生,我們為其提供更好的包括學術、個人品牌打造等全方位的服務;圍繞患者,我們為其提供更便捷更高質量的醫事和藥品服務;圍繞企業,我們為其提供更高效的醫患教育以及其他定製化的推廣方案。」
他強調說,「我們將繼續完善在醫療領域的多元化佈局,立足醫生平台的同時發力互聯網醫院業務,通過整合醫生、製藥企業、醫療機構、藥店等醫療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惠醫惠民。」
目前,醫聯互聯網醫院從肝病專科向其他專科延伸,已覆蓋HIV、內分泌、腫瘤以及骨科等多個病種領域,逐漸成長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醫院平台之一。(郭代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