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5月15日,中國美食(菜譜)文獻展在成都博物館開展,從明清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為止的1500多冊(件)菜譜文獻及菜單票證,通過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主要線索,全景式展現中國各地美食文化的歷史、變遷與美食文化的發展。
展覽共分3個大類:明清、民國及建國後。文獻中時間最早的來自於明朝永樂年間,以菜譜文獻為基礎,通過多媒體、影像立體展示,形成光影構成的藝術化視覺場景,觀者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美食的樂趣。此次展覽學術顧問,詩人、美食家、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成員二毛介紹說,展覽旨在用藝術的思維讓一切「看得見,看得懂,看得精彩」,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喚醒我們的「民族記憶」和「文化自信」。
因歷史、地理、氣候、物產、習俗差異,中華美食呈現出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亮點,積澱成久遠深厚,綿綿不絕的傳統。展覽分別呈現了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奧台地區菜譜文獻,並且專門設置了外文中國食譜、中國鐵路局食譜、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食譜、中國鋼鐵公司食譜以及四川著名賓館飯店食單、成都糧油肉票據、中國土特產等9類專櫃。「四川文獻」是其中單獨設置的展區,有近300冊(件)與四川、重慶相關的菜譜及食單,還有50年代至90年代初成都各種糧油肉票。文獻展還以《醒園錄》《四川滿漢全席》《成都通覽》《北京飯店四川美食文化回顧系列》等文獻為重要線索,着重介紹四川美食文獻內容與展示非遺(或失傳)美食烹制技藝。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15日。(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