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6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作為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於5日下午舉行開館儀式。記者從展會現場發現,今年泉州法院共有電子卷宗系統、統一送達平台、卷宗智能中間櫃、驗簽一體機等4項智慧法院建設成果亮相展會。
這是繼「泉州法院跨域訴訟服務」參展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成果展後,泉州法院的數字化探索再次入選成果展。近年來,泉州法院以信息化建設與應用為重要載體,運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思維,推進「網絡法院、陽光法院、智能法院」建設,打造信息化、現代化、法治化的「智慧法院」,為深化司法改革持續提供新動能。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張述元到泉州法院展臺視察,並充分肯定泉州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設方面的探索實踐
電子卷宗系統:實現訴訟材料統進統出
卷宗是當事人、律師等訴訟參與人行使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的真實記錄和反映,是法院審判執行活動、司法監督管理活動的真實記錄和反映。信息化時代下,電子文檔及其有效的管理機制,是一切司法活動的基礎。實時完整可信的電子文檔是法院開展網上訴服、司法公開、網上辦案、網上監管等工作的前提條件。
本報記者從展會上了解到,泉州中院率先在全國成立了專門管理和利用電子文檔的部門——電子文檔中心,並於2017年7月泉州法院率先在全省法院引入電子卷宗同步生成系統。
該系統以文件材料統進統出為基本思路,建設電子文檔中心,集成了郵件收發室、用章崗、文印室、送達崗、公開崗、材料收轉中心、掃描和編目崗,一站式集約化流水線作業,基本實現案件正卷材料文書以電子文檔中心為樞紐站的「統進統出」、「凡進必掃、凡出必檢」,90%以上卷宗材料一天內生成電子卷宗。
按照工作流程,該系統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完成對案件訴訟材料的統一收發、入卷、掃描、編目、系統掛接等工作,訴訟材料實現了「統一進口,統一出口」,法官也就不用為這類繁雜的事務分心操心了。
統一送達平台:着力破解司法「送達難」
近年來,隨着訴訟案件的不斷激增,以及人口流動頻率和數量劇增,「送達難」問題日趨突顯。「送達難」已經與「執行難」並列成為司法實踐中的重大難題,尤其是異地送達以其「量大、難送」成為難中之難。
如何破解「送達難」?福建省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敢為人先的勇氣,率先啟動「統一送達平台」,創設一體化、專業化、規範化、權責清晰、互幫互助的新型送達工作機制,優化配置司法資源,提升司法效率,着力破解「送達難」。
該平台包括統一送達系統(法院內網)、司法送達網(互聯網)、送達小程序(微信版)、外勤及窗口送達APP、自助送達終端,連同全市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台,構成了「六位一體」軟硬件設施。
同時,該平台還提供電子、電話、短訊、郵寄、委託、公告、網格協助等送達方式在線辦理。推行送達同步在統一送達平台登記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機制,實施送達大數據管理。泉州中院審判管理辦公室蘭軒法官告訴記者,實施全面且優先的電子送達方式,不論當事人是否確認電子送達方式,均可以通過互聯網、微信小程序實時查看簽收送達文件,並可在全市訴訟服務窗口提供的自助送達終端自動打印領取送達文書。
據悉,這項做法為全省乃至全國法院送達工作改革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鑒的經驗與模式。
泉州中院審判管理辦公室蘭軒法官在向觀眾展示統一司法送達平臺系統
智能中間櫃:卷宗材料全部留痕和在線管理
卷宗智能中間櫃是電子卷宗系統再升級再運用的有益舉措。海量的紙質卷宗在結案前的有序統一管理和安全儲存是深化智慧審判難以克服的問題,而卷宗智能中間櫃使這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所謂「智能中間櫃」是指通過紙質卷宗智能中間歸檔管理平台實現紙質卷宗的智能化管理。當事人提交民商事訴訟材料時,立案庭會隨機生成一個二維碼,再把紙質卷宗移交給檔案室。檔案室管理人員收到材料後,通過掃描卷宗上的二維碼,把紙質卷宗入庫到智能中間櫃。
「入庫到智能中間櫃後,承辦法官會收到系統發送的關於卷宗入庫的信息提醒。」石獅法院郭鵬珍法官告訴記者,承辦法官還可以通過手機APP和PC客戶端查詢和跟蹤材料補充、卷宗借閱、歸檔等環節,及時跟進紙質卷宗所有動態,從而實現以上流程的全部留痕和在線管理。
據介紹,「智能中間櫃」是電子卷宗系統再升級再運用的有益舉措,為進一步推行無紙化辦案模式奠定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石獅法院還帶來了驗簽一體機。該設備採用身份證、指紋、刷臉「三合一」身份認證模式,採集人員身份信息資料。比對人員信息,後台智能推送相應法律文書等參考信息。電磁屏搭配電磁筆的應用,省去了文稿打印的繁瑣步驟,同時也避免了紙張的浪費。它是石獅法院打造全程數字化、無紙化辦案的又一法寶。
信息化建設是一場深刻的自我變革,泉州法院相關人士表示,將繼續主動擁抱現代科技,推動現代科技與法院工作的深度融合,在智慧法院初步形成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智慧審判、智慧執行、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全面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呂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