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外籍友人與刻紙工藝大師楊兆群合影
【香港商報網訊】4月21日,「Go Jiangsu」海外社交媒體外籍粉絲採風活動走進江蘇省常州金壇,參觀寶盛園藝術博物館,拜訪當地古籍印刷廠,體驗世界非遺金壇刻紙的雕刻工藝,在參與中感受常州文化韻味。
金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鎖龍介紹,金壇位於常州西部,具有秀麗的自然風光。「三星村文明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蠶圖騰」,孕育出清代樸學宗師段玉裁、現代數學家華羅庚等傑出人物,擁有國家級非遺5項,其中金壇刻紙入選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名錄。
俄羅斯籍Kolosova Antonina與刻紙師傅留念
在工藝美術大師(刻紙類)楊兆群的示範工作室內,外籍友人在刻紙師傅們的教學帶領下體驗了一番由隋唐時期傳承下的古老金壇技藝。來自俄羅斯的Kolosova Antonina 最先在師傅的幫助下完成了福魚刻紙,當她從紙模版下抽出金色的成品時不禁讚歎了一聲,並連聲對一旁的工藝師傅道謝。「一開始體驗刻紙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中間夾層藏着的金紙,這是一次很難得的體驗。這樣的親身實踐與從影像中去感知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只是從電視或畫冊上了解到刻紙,可能只會認為它很美,但是只有親身參與後才能體會到隱藏的鮮活魅力。」Kolosova Antonina說。
展廳內懸掛有多幅楊兆群創造的風格多樣的刻紙作品,其中《豐收的喜悅》、《大團結》等作品曾被用於中央網絡電視台的公益廣告設計。此外,楊兆群還向大家展示了其團隊獻禮北京奧運會、長達數米的巨幅刻紙作品《從雅典到北京》。2008年,該作被國家博物館收藏,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給予其高度評價,並親自來函表示祝賀。
楊兆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刻紙工藝主要流行於南方地區,又各具特色。不同於浙江臨海刻紙重在以小幅捲軸展現某一紋飾或圖案特寫,金壇剪紙通常意在表現場景或故事。在海外交流的過程中,他逐漸迸發出新的靈感,革新創作材料,採用墨藍、茭白或其他經過調色的宣紙、植絨紙等進行創作。「這幅梁祝化蝶所採用的底色是我特別調製的,在紅基色中加入了灰褐和乳白等色調中和,最終呈現出的紅調不過分出挑又兼有夢境之感。」
來自巴基斯坦的Husnain Raza聆聽藝術畫作講解
在外籍朋友陸續完成了不同色彩的福魚刻紙作品後,來自巴基斯坦的Husnain Raza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下了這一瞬間。在為期兩天的採風活動中,Husnain Raza幾乎沒有放下過手中的相機,此前他在「見證40年,改革開放的江蘇印記」影像作品徵集活動中收穫二等獎。
Husnain Raza一邊饒有興緻地向記者展示其攝影作品,一邊說:「生活在無錫有四年多了,在此期間我去過北京、青海等地區,但是我還是更偏愛腳下這片江蘇的土地,很幸運能參與這次活動,使我對地處無錫一旁邊的常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很享受在中國的生活,所以我想要用鏡頭記錄下這裡的每一個片段和瞬間。」
據悉,2015年江蘇省官方臉書、推特賬號上線,目前已擁有超過145萬粉絲。兩大賬號圍繞「江蘇發展」「江蘇故事」「外國人在江蘇」等主題,通過線上策劃與線下活動相結合,系統化地向海內外受眾講述江蘇故事,架起了江蘇與各國民眾交流對話的橋樑。(杜林、李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