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魏明德
【香港商報網訊】針對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德瑞集團主席魏明德在全國兩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藍圖中的重大戰略部署,振興東北地區經濟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南北互動,對東北地區來說是促進開放,加深加快的絕佳契機,加快經濟轉型陞級。
香港發揮正面作用 香港委員貢獻力量
4日上午,魏明德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在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時表示,2018年工作回顧,看到政協工作質量突出,對國家、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成果顯著。其中裏面有不少創新有效工作,如創新開展少數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員專題學習考察、界別協商活動。做到大團結大聯合,廣泛凝心聚力。
2019年主要任務,為我們描繪了清晰的方向。報告亦特別提到港澳台僑。香港委員更能發揮雙重作用。一方面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參與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維護香港繁榮安定,在香港傳遞中央聲音、發揮正能量,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极參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戰略。魏明德自身從工作中就充分體會到在一帶一路項目中,香港在與當地政府、合作方打交道、項目可研分析、商業談判、優化融資結構、風險管理、引進國內工程設備公司等所發揮的正面作用。
國家戰略賦予神聖任務和難得機遇
魏明德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明確指示:要以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為依託,深入推進東北振興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動起來。
「東北地區要藉機開闢南向出海通道,用好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新機遇,實現暢通全國走向世界擴大開放謀發展。」魏明德表示,粵港澳是中國與東南亞、英語系、葡語系國家乃至全世界的橋樑。東北地區深化同粵港澳合作可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一帶一路」的建設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存在巨大的投資空間和發展機會。東北的裝備製造業,擁有核心競爭力,在設計、工程建設、設備製造、運營、管理、質量、價格等方面都具有國際競爭優勢,可積極利用大灣區的國際網絡儘快「走出去」,廣泛和深度地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綠色食品也是東北的天然優勢。藉助粵港澳大灣區的品牌建設、營銷渠道、品質管控等經驗,將提昇產品附加值,提昇企業形象,提高競爭力,走向更廣闊的國內、國際市場。而東北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布局中是面向北部開放的窗口。可積極充當媒介,主動邀請粵港澳企業,共同參與、深入東北亞及中東歐各國投資和合作。
深化金融、科技、教育、人文交流合作
魏明德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優勢可以有效服務東北地區的實體經濟發展。東北地區要藉助大灣區的金融平台與國際網絡,可將充裕的資金與東北地區的資源技術優勢不斷對接成更多的項目,培育壯大成產業,積極幫助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壓力。同時,對項目投資的可行性研究及風險評估、保險、會計、法律服務和仲裁等方面,也是香港的長項,可以在與東北地區的合作發展中得到發揮所長。
「東北地區應加強與粵港澳的科技、教育、人文交流合作。」魏明德表示,東北地區作為曾經的經濟和重工業基地,有很多的高質量院校,學科齊、人才豐富,科研能力強,有大批優秀科研成果等待落地轉化。與粵港澳強強聯合,優勢互補。通過「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的跨境協調整合,共同打造東北-粵港澳創新走廊,帶動製造業的轉型陞級。可邀請東北地區的優秀人才到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企業總部,短期工作學習或參與部分管理,共同開展高端人才培訓,可以兩地合建製造業基地或分公司。東北地區以人才優勢推動大灣區的發展,數年後再將實踐所學帶回家鄉,複製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運作管理經驗,此舉既能使東北地區留住人才,更可帶動促進當地的民營經濟發展。
粵港澳龍商經濟發展聯盟大有可為
此外,魏明德指出,應發揮民間社團組織,發揮好穿針引線鋪路搭橋作用。國務院的《對口合作工作方案》下,黑龍江省與廣東省、哈爾濱市與深圳市對口合作。主要由政協委員組成的廣東省、香港、澳門黑龍江商會等聯合倡議成立粵港澳龍商經濟發展聯盟,通過民間的交流合作,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深化,促進體制、機制的創新,為粵港澳、黑龍江省經濟、社會、文化的合作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同時遼寧省與江蘇省,吉林省與浙江省,瀋陽市與北京市,大連市與上海市,長春市與天津市對口合作。各地區政協委員可加強聯繫實際,積極共同聯手參與、推動區域建設和東北振興工作。(金麗 張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