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幫負責人介紹公司發展遠景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涵坤報導:12月4日,記者跟隨民營經濟在貴州集中採訪組相繼到貴州三家民營企業考察採訪,三家企業雖然還沒有盈利,但市場前景看好,投資者踴躍,依托科技創新,彰顯跨越式發展的源動力。
貴州航瑞科技公司總經理程飛向記者介紹公司產品
貨車幫:中國公路物流獨角獸
貨車幫成立於2014年3月,由戴文建、唐天廣、劉顯付創立,是中國互聯網+獨角獸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車貨匹配信息平臺,貨車幫持續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準確便捷的信息交互平臺服務。同時,貨車幫也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貨車車後服務平臺,通過覆蓋車油、ETC、新車、金融、保險、園區等服務領域,為貨車司機提供一站式服務。2018年,貨車幫已經成功上線在線運費交易平臺,目前實現單月交易數億元,為貨主和司機間的交易提供更多保駕護航。
在我國,公路物流領域普遍存在著由於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車主找貨難、貨主找車難的問題。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約是美國的兩倍。除了產業結構偏重、流通效率偏低以外,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國85%以上的大型貨車都是個體戶經營,近700萬輛大、中型貨車空載率高達約40%,大量時間浪費在等貨、配貨上。據統計,每往返500公里的空跑損耗,就會造成損失約2550元。“紮根物流行業,深知傳統物流之殤。”貨車幫CEO羅鵬透露,貨車幫目前,貨車幫日貨源信息達700萬條,每天產生數據量為6TB,平臺發佈貨物日周轉量為135.9億噸公里,占中國公路貨物日周轉量的74.3%。通過減少空駛,僅2017年一年即為社會節省燃油860億元,減少碳排放4600萬噸。
2017年11月27日,貨車幫與運滿滿聯合宣佈戰略合併,新的集團公司滿幫誕生。合併後,平臺擁有誠信司機會員520萬人,誠信貨主會員125萬家,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公路物流資訊網路。滿幫集團秉承“四心”價值觀,倡導開放融合共贏,希望與行業一起行動,利用互聯網技術及公路物流行業數據優勢,改變物流行業,推動社會進步。
羅鵬表示,未來,滿幫將通過人、車、貨,形成一個超過50萬億級別的幹線物流市場。如果將整個市場份額看做是一條魚,貨物是其中位於魚頭部分的核心基礎,其中包含30萬億的貨物及約15萬億的供應鏈金融需求。
公司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
鉚釘半成品,一顆價值數十元。此前由美國公司獨家壟斷
貴州航瑞科技:“一顆鉚釘”打天下
成立於2012年3月的貴州航瑞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業研發、生產、銷售航空航天用高端緊固件和生產製造機械零部件的現代技術型民參軍企業。總經理程飛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以來,重點圍繞鈦合金抽芯鉚釘等緊固件產品的研製、檢測,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是國內唯一能夠生產鈦合金抽芯鉚釘的專業公司,全球只有美國有一家公司生產。該公司作為國內獲得國產化授權的幾家公司之一,投入上億元研發資金,並唯一取得突破性進展。據悉,該公司非常重視對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首先獲得了鈦合金抽芯鉚釘的發明專利,共累計獲得專利44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32項,外觀專利4項。目前,產品主要用於國產軍機,市場前景廣闊。
東方公司雲平臺
東方世紀:EC洪水分析模型技術全球領先
東方祥雲山洪快速預警雲平臺的核心技術源于自主研發的EC洪水分析模型(東方祥雲),該項核心技術經歷了18年的技術積累與反覆運算,並獲得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17年10月22日,由劉先林、王浩、王超三名院士及本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東方祥雲“技術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審,評審意見指出:“東方祥雲”技術“在無資料地區洪水預報、全球通用洪水預報模型的建立、防災減災調度平臺的研發等多方面具有創新性--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悉,東方祥雲山洪快速預警雲平臺的問世,為山洪災害防治增加了有效的預警手段,該平臺可對全國境內614214個計算節點輸出分鐘級預警信息,預警最短時間間隔縮短到了15分鐘,並且還接入了短臨、72小時預報降雨數據,大大拓寬了山洪預警預見期。在平臺試運行期間,該公司利用國內78個水文站點數據進行了洪水等級精度評定,合格率達80.77%。 東方祥雲山洪快速預警雲平臺不僅可服務於水利、水電行業,在農業、交通、保險、旅遊等行業也已經有了合作的實例。該平臺對於存在“涉水”環節的行業均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
貴州東方世紀股份公司董事長李勝接受記者採訪
貴州東方世紀自2000年成立以來,18年專注於防洪減災領域,為政府、公眾提供洪水預報、預警及水資源調度等服務。2014年以來,隨著貴州大數據產業的興起,數據資源分享,為公司的發展帶來了發展契機。“如果沒有大數據,就沒有公司的大發展。”該公司董事長李勝表示,公司創立最初的目的就是希望改變水利系統相對比較落後的模式,在防災減災領域實實在在做一些事,為用戶提供精準和及時的預報服務。目前,隨著水雨情監測預報服務面越來越廣,涉及的人越來越多,公司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公司將不忘初心,進一步技術創新,用新思維、新技術,把預報水平和服務能力越做越強,把天災數據化,真正做到天災可防,盡可能的減少因洪水而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